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汉语语言的精华,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而意象则可以说是古典诗歌的灵魂,它在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应用使得古典诗歌拥有了独特的魅力。意象是诗人通过艺术思维所创造的包含深刻意蕴的情感载体,是由能唤起读者想象与联想的一个个语词、词组或句子构成的。可以说,意象是我们解读古典诗歌的钥匙。正是由于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如此重要的作用,众多中外翻译家及学者孜孜不倦的投入到意象的翻译实践及研究中去,试图找到正确传达古典诗歌意象的策略以使得目的语读者可以得到和源语读者一样的艺术享受并且能够感受到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本文立足于中外意象理论,结合中外翻译家及学者从意象角度研究诗歌翻译的成果,对英译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重要性,翻译原则及翻译策略进行了相对系统的研究。并且在进行研究的同时,总结出在意象转换过程中在现有翻译策略的指导下难以逾越的障碍从而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正因为诗歌的灵魂是意象,意象的传达就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众多生动意象吸引着中外学者及翻译家进行着大量的翻译理论探索及实践。其中,许钧教授提出了翻译可以分为思维,语义和审美三层次的观点。诗人和读者头脑中形成的意象是诗歌创作和欣赏的思维单位,而物化成语言符号的意象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意义单位和审美单位,在意象翻译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意义对等和意象审美功能对等的原则。原诗意象的意义主要由指称意义和联想意义组成,翻译时应将两方面意义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在翻译联想意义时,应充分考虑目的语文化的接受程度,在传播中国古典文化与译本的广泛接受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即保留原有意象,替换成目的语文化可接受的意象以及省略意象。意象翻译的最高层次是审美层次,在此层次上译者应遵循审美功能对等的原则,努力传达古典诗词中意象的审美特征。意象的审美特征按其诉诸途径体现在感官和情感两个层面。文章举例阐述了这两个方面的审美特征,并通过对不同译文的对比研究对其翻译策略进行了论证。本文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为引言。本章中作者提出了研究前提即古典诗歌的可译性及本文的研究问题,作者试图对中外意象理论进行相对系统的梳理,并且在中外翻译家及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意象翻译的原则及策略进行相对全面的研究;第二章是对古典诗歌翻译研究现状的总结,根据中外翻译家及学者对于古典诗歌翻译的不同主张得出三种翻译派别:古典学派,创造学派及自由学派;第三章是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的全面介绍。在总结中外学者有关意象概念的论述的基础上,作者对本文提到的意象概念进行了界定。除此之外,本章还涉及到古典诗歌意象的分类及特点,这是其翻译原则及策略研究的基础。第四章及第五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探讨了古典诗歌意象翻译的原则及策略以及在此研究过程中得出的在现有策略指导下难以逾越的障碍,包括文化信息的流失及诗人风格的难以再现。最后一章为结论,作者总结了此次研究的主要成果及研究的局限性,同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