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四组不同的腮腺手术切口和路径来比较不同手术路径的优缺点。方法:接受回顾性调查的218例病例均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病房在2004年2月到2008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其中失访12人。206例病例分为四组,Ⅰ组采用“S”形切口以及皮肤瓣修复,共61个病例;Ⅱ组采用“S”形切口以及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共25个病例;Ⅲ组改良“S”形切口及腮腺筋膜缝合,共79个病例;Ⅳ组采用耳屏缘、耳后隐蔽切口及腮腺筋膜缝合,共41个病例。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1年。观察术后切口疤痕、暂时性面瘫、涎漏、Frey’s综合征、耳部皮肤麻木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对术后外观满意度的调查。结果:206例患者的术后病理报告显示:127例(62%)患者为多形性腺瘤,57(例28%)患者为沃辛瘤,11例(5%)为基底细胞腺瘤,5例(2%)为嗜酸细胞腺瘤,3例(1%)肌上皮瘤,1例为脂肪瘤,1例为囊腺瘤,1例患者为多形性腺瘤和沃辛瘤共存的双重原发性肿瘤病例。127例多形性腺瘤中男女比例为1∶1.5,57例沃辛瘤中男女比例为7∶1。多形性腺瘤和沃辛瘤的男女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多形性腺瘤患者的平均年龄(42岁),比沃辛瘤患者年龄(59岁)小,两者年龄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有6位(11%)患者发生双侧腮腺沃辛瘤,1位患者发生双侧腮腺多形性腺瘤,沃辛瘤的双侧发生率显著高于多形性腺瘤(p<0.001)。2位(2%)患者有多形性腺瘤手术史。57例沃辛瘤中,共有49例为吸烟者,28例有高血压病史,这些比例在多形性腺瘤患者中则较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术后有46位(22%)患者主观报告Frey’s综合征症状。共有32位(15%)患者术后1周内发生暂时性面瘫,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30位患者面瘫消失,2位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其它并发症包括耳部皮肤麻木(20%),涎漏(5%),血肿(1%),出血(1%),感染(1%)等。Frey’s综合征开始时间均为术后6-12个月,Ⅰ组发生率为42%(26/61),Ⅱ组发生率为31%(8/25),Ⅲ组发生率为10%(8/79),Ⅳ组发生率为7%(3/41)。四组手术路径面瘫发生率最高为Ⅱ组20%(5/25),Ⅰ组发生率为18%(11/61),Ⅲ组发生率为15%(12/79),Ⅳ组发生率为10%(4/41)。四组手术路径的患者对各自术后的外观恢复满意度不同。耳屏缘、耳后隐蔽切口路径的患者对术后美观最为满意。结论:手术切口的选择可综合患者的美观要求、瘤体大小及范围来选择;而腮腺筋膜缝合对预防Frey’s综合征的发生是简单、有效可行的方法。对于胸锁乳突肌皮瓣,虽然对Frey’s综合征的预防方面效果不明显,但在修复组织凹陷方面还是可以考虑的,可以考虑将其与腮腺筋膜瓣联合使用,这样可以兼顾术后患者的外形美观和有效预防Frey’s综合征的发生,当然,这需要更深一步的调查与研究。总体来讲,耳屏内缘、耳后隐蔽切口及腮腺筋膜缝合这一手术路径既兼顾术后美观效果,又可有效预防Frey’s综合征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上切实可行的一种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