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自明清以来,汉语便出现了与西方语言的大量交流。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面临着近代化的历史任务,其一便是通过欧化汉语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革,而主要途径便是翻译。不可否认,汉语的欧化起初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确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在开放程度日益扩大的今天,随着大量翻译作品蜂拥而入,汉语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欧化甚至过度欧化的现象,这对已相对完善的白话文体系无疑形成一种冲击:无论在词法还是句法方面,汉语的自然性和纯洁性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可以说欧化已向现代汉语发出了岌岌可危的信号。因此,能否从根本上消除这一语言现象,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民族意识的提高都将产生长足而深远的影响。汉语欧化,是指在印欧语系影响下,汉语中出现的模仿或复制西方语言结构的现象,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层面。王力曾一语道破欧化与翻译的关系:译品最容易欧化。具体而言,英译汉过程中的“直译”或“异化”策略直接导致了欧化汉语的产生。由于翻译是造成汉语欧化的最直接原因,此现象自产生便引起翻译界许多学者的关注。最初争论的焦点是汉语是否应该欧化、欧化到什么程度。随着这一趋势的日渐明朗,自王力以后的学者逐渐将研究重心转移至欧化的汉语本身,着重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然而作为文化的心脏,一定的语言现象背后必然隐藏着深层次的因素,诸如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等。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深入探讨欧化汉语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汉语和汉民族文化造成的影响,并从翻译学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后殖民翻译主义理论站在弱势文化的立场上,把语言之间的不平等地位和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当作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考察。东方主义理论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剖析西方势力划分东西方并夸大差异以达到其霸权目的这一行径,提倡为第三世界争取权力平衡。由于国力差异,在汉英语言交流中,汉语明显处于边缘的弱势地位,表现为中国译者在英译汉过程中,有一种自卑情结,倾向于采用异化策略,导致汉语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欧化语,汉语的纯洁性遭到严重破坏,甚至造成传统文化的流失。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翻译学文化转向的思想: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更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定的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的进行也起到巨大的影响;反过来,翻译对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建构作用。因此,中国译者应主动采取抵抗策略,即在英译汉中使用归化,以达到汉语与英语的平衡交流。本文以句法层面的欧化汉语为研究对象,从政论、教材及文学作品中大量取材,将其归为以下七类进行汉英语言对比,分别是:主语的增加,系动词的增加,连接词的增加(包括“和”“或”“因”“虽”“若”等使用频率的增加;“当”、“在”句型使用频率的增加以及“关于”、“对于”的使用),定语的延长,“被”字句的滥用,欧式倒装以及其它。通过对比发现,汉语已在很大程度上被欧化,造成的危害不仅表现在语言层面上,更深层次地反映出中国人的集体自卑情结,以及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模糊和自我认同的下降。这赋予了中国译者通过翻译净化美丽的祖国语言这一重要使命。本文借助后殖主义翻译理论对句法层面的欧化汉语进行剖析,发现除了翻译是致使欧化汉语产生的关键因素外,政治、经济和文化实力的悬殊以及其造成中国译者的自卑意识才是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反过来,欧化的汉语也会反作用于上述因素,进一步造成传统文化的缺失和民族意识的衰退。因此,本文提出在英译汉中采取主动的抵抗策略,即归化,希冀对汉语纯洁性的维护,传统文化的发扬以及民族身份的提升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推动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