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宁夏罗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针叶林是其主要植被类型。近年来,因干旱等多种因素,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沟道针叶林树势降低,受钻蛀害虫危害呈加重趋势。本研究对宁夏罗山油松林和青海云杉林部分受害较为严重沟道的钻蛀害虫发生为害进行调查,以小蠹和天牛为主;在调查试验期间研发昆虫诱集灯装置,并在钻蛀害虫的监测防治上进行采集验证。通过使用诱捕器、飞阻器和打孔注药的综合方法对罗山针叶林的小蠹和天牛进行动态监测
【基金项目】
:
宁夏财政林业新技术引进及推广项目:青海云杉林小蠹类害虫监测与防控技术示范(2019-NX02); 宁夏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罗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21BEG02009)课题三“罗山主要害虫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罗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针叶林是其主要植被类型。近年来,因干旱等多种因素,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沟道针叶林树势降低,受钻蛀害虫危害呈加重趋势。本研究对宁夏罗山油松林和青海云杉林部分受害较为严重沟道的钻蛀害虫发生为害进行调查,以小蠹和天牛为主;在调查试验期间研发昆虫诱集灯装置,并在钻蛀害虫的监测防治上进行采集验证。通过使用诱捕器、飞阻器和打孔注药的综合方法对罗山针叶林的小蠹和天牛进行动态监测和综合防治。主要结果如下:1.罗山保护区针叶林主要钻蛀性害虫种类记述对罗山保护区针叶林内监测到的小蠹和天牛种类进行记述。从小蠹记述种类来看,油松林的小蠹种类有黑根小蠹和长毛干小蠹,并且这两种小蠹首次在宁夏发现;青海云杉主要记述的小蠹种类有云杉四眼小蠹、云杉小蠹、林道稍小蠹。从天牛的记述种类来看:油松林主要记述了小灰长角天牛;青海云杉林主要记述了褐梗天牛和松厚花天牛。2.罗山保护区主要沟道内小蠹的发生为害情况(1)从针叶林海拔位置来看,小蠹的发生为害与海拔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同一沟道低海拔区域小蠹为害比高海拔严重;就针叶林的具体植被类型来看,油松林的受害程度整体比青海云杉林受害程度高;从为害方式来看,油松林小蠹主要为害油松树皮层,属于典型的树皮小蠹,主要有黑根小蠹Hylastes parallelus和长毛干小蠹Hylurgops longipilis;青海云杉林的小蠹主要危害树干,主要种类为云杉四眼小蠹Polygraphus poligraphus。(2)从罗山方位来看,罗山东侧沟道的油松林小蠹为害较西侧沟道轻,在调查中沟道中以东侧的马长沟油松林小蠹为害最轻。(3)就所调查的10个针叶林样地来看,河泊湾油松林小蠹为害最为严重,在受害严重区域为害率为28.25%;青海云杉林以红庙沟受害最严重,在集中受害区域为害率为19.47%。3.针对罗山针叶林的受害状况在龚家岭油松林和红庙沟青海云杉林采用诱捕器和飞阻器对小蠹成虫进行监测预报,采用打孔注药以及药剂加渗透剂喷干的方法对小蠹幼虫进行防治。主要结果如下:(1)诱捕器以及飞阻器均在低海拔区域捕获较多的成虫,诱捕器底端距离地面1.5m时捕获效果最佳。在诱芯选用方面,油松林选用油松稍小蠹诱芯和红脂大小蠹诱芯效果较好,青海云杉林选择云杉四眼小蠹引诱剂诱捕数量最多。飞阻器的布设呈南一北向布设对小蠹的捕获量较大。(2)在小蠹监测方面,罗山地区油松林小蠹主要有黑根小蠹和长毛干小蠹,1年发生1.5个世代,7月15日前后为小蠹成虫羽化的高峰期,8月初为终见期。罗山青海云杉以云杉四眼小蠹为优势种,1年发生1代,羽化高峰期为7月20日前后,8月初为云杉四眼小蠹成虫终见期。(3)在天牛监测方面,罗山地区油松林以小灰长角天牛Acanthocinus griseus为优势种,1年发生1代,集中羽化期为7月中下旬,成虫终见期为8月初。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是为青海云杉林的优势种,集中羽化期在7月上旬,成虫终见期为7月下旬。(4)研发了具有具有向光性、盲飞性的便携式昆虫诱集灯。经过初步的诱捕试验发现,在低海拔位置诱捕小蠹数量较多,一天时间段中白天和夜晚小蠹诱捕量数量相当。(5)采用打孔注药的方法对小蠹和天牛的幼虫进行防控,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防治率较低,在所选药剂中3.2%甲维·啶虫脒和10%甲维·吡虫啉对小蠹和天牛的防治效果相当,两种药剂都可做为蛀干害虫的防治。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传统的图书信息管理模式受到冲击,仅仅是纸质图书的流通与管理不再适用于与日俱增的信息技术发展。网络信息化管理是学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院校的图书馆是整个学校的知识文献核心,便于学生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因此,有效的管理模式对图书馆管理图文资料十分重要。本文中,笔者将陈述职业院校图文资料信息化的意义,从多个角度挖掘传统图文资料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职业院校图书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组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所造成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易复发,会造成产奶量下降、乳品质降低,给现代奶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乳房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易感性和抗病性均受多个基因组成的基因网络的调控,其中NF-κB信号通路是重要的调节途径。但是,这些基因或信号通路对奶牛乳房炎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阻碍了奶牛乳房炎抗性分子育种工作的有效开展。本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发生不良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60例烧伤患者的资料,评估其焦虑及抑郁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烧伤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的危险因素。结果 57例患者存在不良心理,不良心理总发生率为35.62%(57/160);焦虑患者36例(轻度焦虑17例、中度焦虑13例、重度焦虑6例),其汉密尔顿
冷胁迫对绵羊产业具有重要影响,毛皮是绵羊适应低温的重要功能组织,然而在冷胁迫下毛皮结构功能与利用的分子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因此,本研究以耐寒粗毛品种呼伦贝尔羊和不耐寒羔皮品种湖羊母羊为对象,共24只,分为四个组,即常温湖羊组(n=6)、常温呼伦贝尔羊组(n=6),低温湖羊组(n=6)和低温呼伦贝尔羊组(n=6)。试验期包括适应期(7天)、冷室降温期(每两天降低5℃,共14天)和正式试验期(52天)。
为提高地源性饲料的利用效率,本研究首先探究了不同处理方式对南瓜子副产物饲粮营养成分及其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然后,通过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屠宰试验,探究不同处理方式的南瓜子副产物饲粮对育肥滩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瘤胃发酵指标、消化代谢、脏器发育、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饲养试验选择日龄相近、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宁夏滩羊公羔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每组8只。采用相同
从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罹病幼虫体中分离获得疑似致病细菌共4株,依据科赫式法则最终筛选出1株具有杀虫活性的菌株CH-1。使用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生理生化指标及16S rRNA基因分子鉴定法确定该致病菌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为探明该菌株对鳞翅目幼虫的杀虫活性,分别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
本试验采用体外发酵法,选取3头健康、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中国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以苜蓿为发酵底物,选取三种不同来源功能性寡糖(大豆寡糖、壳寡糖、甘露寡糖)作为添加剂,每种功能性寡糖分别设不同添加水平(0、0.5%、1.5%和3.0%)来模拟奶牛瘤胃发酵,试验分批次进行,每批次每个样本设3个重复;研究不同来源功能性寡糖对体外瘤胃产气指数、瘤胃发酵以及瘤胃细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试
围产期奶牛代谢需求的增加伴随着氧化应激的增加,增加的氧化应激又可增加乳腺炎性疾病发病率,降低奶牛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番茄红素(lycopene,LYC)是从番茄中提取的一类活性物质,具有调节氧化应激和炎症的作用。本研究探索番茄红素的抗氧化应激性乳腺炎作用。(方法)体内试验方法:将体重、上一胎次产奶量和胎次相近的100头围产前期奶牛分成2组,对照组奶牛采食基础日粮(无LYC;n=50),乳腺炎组奶牛
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 Yang&Li,属半翅目Hemiptera木虱科Psyllidae,在我国枸杞产区均有分布,是枸杞的主要和常发性专性害虫之一。本研究为明确宁夏地区枸杞木虱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分别选用4大类7种杀虫剂对枸杞木虱若虫和成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通过各药剂之间的相对毒力指数进行了敏感性评价。为生产上枸杞木虱的有效防控,选择5种新型杀虫剂对枸杞木虱成虫进
为了探讨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和有机硒、锌对围产期奶牛血液指标、瘤胃发酵及瘤胃菌群的影响,本研究选择胎次、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干奶牛40头,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CG)和试验组(EG))。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奶牛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0 IU/d.头维生素E和2 mg/d.头有机硒、360mg/d.头有机锌。从奶牛转入围产圈开始饲喂,直至产后21d。在产前7d和产后14d每组按照胎次、产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