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诗经》词义训诂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xlllw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寅恪先生在《陈垣燉煌劫余录序》中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而对于已有三千年研究历史的《诗经》研究更是如此.如以文献为范围的考据而言,大概可以做的部分差不多都被前人做完了.后人几乎不可能从文献上做出超越前人的考据成绩.现在我们要将《诗经》研究推到一个历史的新层次,就要充分利用前辈学人没有见到的材料:即前人未见的地下出土材料,来重新审视《诗经》训诂的成绩,并进一步推动《诗经》词义训诂的发展.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分析了《诗经》"文义不安"的现象,并初步总结其成因:一、《诗》非质言,本义难明;二、恪守师法,缺乏通变;三、语言文字的时空变化因素;四、传统《诗经》词义训诂的局限,如《诗经》训诂材料散碎,训诂学理论薄弱,训诂方法运用不当等.论述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关系,阐释了借鉴出土文献、援用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对经传训诂的重要性.第一章,简单介绍了历年来有关《诗经》的出土文献及其研究情况,其中主要介绍了阜阳汉简《诗经》、汉魏石经《诗经》残片、吐鲁番出土义熙写本《诗经》残卷等的研究情况.第二章,阐述了出土文献对《诗经》训诂研究的作用.主要有:一是"证",即出土文献为《诗经》的古注的正确性提供了新的佐证.本文从证词义旧注、名物制度、联绵词音同通用、假借字等方面运用充分的例证进行分析.二是"正",即以出土文献补正《诗经》旧注的缺误,并重点分析了出土文献贯通《诗经》重文的作用.三是"增",即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异文为《诗经》训诂提供了新的资料,从而使某些前人所不能解的词义得到解决.四是"辨",即根据出土文献,辨明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四家哪家之说更能体现诗之章旨所归.第三章,根据出土文献对《诗经》的"证"、"正"、"增"、"辨"作用,总结从中得到的经验与教训.这主要有:依据故训,不轻改旧说;尊重文本,不轻言假借;借助古文字形,合理利用"形训"方法;通晓语法,往复求通;古代社会生活与文献互相发明;实事求实,不钻牛角尖,等.
其他文献
本书在广泛利用前人对于郑玄及其经学著作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郑玄所谓"通学"做一点总体探讨,试图认清它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实际位置,试图认清他刘于"六艺"的基本认识,试图
电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土建施工占据电厂施工重要的地位.根据土建工程施工建设标准,合理的确定土建施工技术标准水平,分析土建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产生的各种
该文是一篇作家论,研究对象是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论文第一部分论述刘心武的创作历程.文章认为,刘心武的创作道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3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这时的刘心武,以大
该文探讨的主要是中国的DV运动在传播学上的重大意义,个人影像如何打破话语权力,从主流意识形态的垄断中解脱出来,以对边缘群体的关注,传达来自民间的声音.但随着影视领域民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多元化和整体性的特征,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档案管理的发展需求,因此十分有必要基于数字化管理在国土资源档案
促进技术发展,谋求高质量发展rn据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能源生产总量为37.7亿t标煤,同比增长5%,达到7年来最高水平.预计2019年煤炭需求量 39.5 亿t.目前随着逐
期刊
作为人类精神世界中最为普泛的一种情感,乡愁因其对人类孤独心灵的深切呵护而衍生为文学的一个基本母题.当代台湾小说的乡愁意识意识既可以视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怀乡主题的承传
该文以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整体格局为基本论述框架,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汲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批评方法,将老舍放置于20世纪中国
近些年,我国在不断的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因此,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大.同时,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
该文是对唐代志怪小说集《宣室志》的专书研究,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宣室志》的版本源流,成书年代,以及作者张读的生平和家世.第二部分,通过《宣室志》中的"韩愈驱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