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皮肤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美体和美容的重要因素。脏腑、气血、经络功能的正常是保证皮肤良好状态的基础,同时皮肤也是内在环境的反应,机体的状态可通过皮肤得以呈现,正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王琦教授根据中医体质学理论和诊治皮肤类疾病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肤-体相关论。”随着皮肤研究的深入和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从现代皮肤分类学和皮肤生理病理指标方面,探讨中医体质与皮肤的相关性值得深入研究。目的:通过对受试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以及Baumann皮肤分类判定,探讨中医体质与Baumann皮肤分类系统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对受试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辨识以及八个生理指标的测定,探讨中医九种体质与皮肤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日本东京市长期居住的187例女性受试者,年龄18-74岁。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中医体质的辨识。并对以上受试者按照最新的Baumann皮肤分类问卷进行皮肤类型判定。最后对中医体质类型、年龄、Baumann皮肤分类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广泛收集各种皮肤检测仪资料并经过考察,选定VISIA面部图像分析系统,培训测试人员并设立专用测量室;纳入日本东京市长期居住的446例女性受试者,年龄17-74岁。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中医体质的辨识,由专业测试员应用VISIA分析系统对受试者进行面部皮肤检测。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年龄、八个皮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统计分析使用SPSS 17.0和JMP10.0软件进行Cronbach’s α系数内在信度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方差齐性检验、成组检验分析,各种统计分析的结果做汇总分析。结果:湿热体质、痰湿体质偏于油性皮肤;血瘀体质、气郁体质偏于干性皮肤。特禀体质偏于敏感型皮肤;气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偏于敏感性皮肤;平和体质偏于耐受性皮肤。血瘀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气郁体质偏于色素性皮肤;平和体质偏于非色素型皮肤。血瘀体质、气虚体质、阴虚体质、特禀体质偏于皱纹型皮肤斑点的得分值与血瘀体质、年龄、湿热体质、痰湿体质、平和体质、气虚体质、气郁体质呈正向直线相关;斑点的得分值与阳虚体质呈负向直线相关。皱纹的得分值与年龄呈正向直线相关;皱纹的得分值与气郁体质呈负向直线相关。肌理的得分值与年龄、痰湿体质、湿热体质呈正向直线相关;肌理的得分值与阳虚体质呈负向直线相关。毛孔的得分值与湿热体质、痰湿体质呈正向直线相关;毛孔的得分值与血瘀体质、阳虚体质呈负向直线相关。UV斑点的得分值与年龄、阴虚体质呈正向直线相关;UV斑点的得分值与血瘀体质呈负向直线相关。褐色斑点的得分值与年龄、平和体质、痰湿体质、血瘀体质呈正向直线相关;褐色斑点的得分值与阴虚体质的相关性略有矛盾。红色部分的得分值与年龄、湿热体质呈正向直线相关。卟啉的得分值与湿热体质呈正向直线相关;卟啉的得分值与年龄、血瘀体质、阳虚体质呈负向直线相关。结论:中医体质类型与Baumann皮肤分类具有良好吻合度,不同体质类型表现出不同的皮肤特性,证明中医体质与皮肤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中医体质与VISIA皮肤检测系统的8个生理指标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一方面可以为“肤-体相关论”的客观化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为“肤-体相关论”提供定量的检测方法。通过两种实验相关性突出的是油性与湿热体质、斑点与血瘀体质、敏感与特秉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