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时期文学“向内转”以来,“内向性”的文学艺术作品长期以来占据着人们的审美视野,并主导着我们的审美价值取向。“闺房写作”作为文学“向内转”的表现之一,注重作家的个人经验与内心世界,是与“旷野写作”相对的概念。注重对人的心灵世界的解读本身无可厚非,然而在张承志的世界里,只有走向旷野,才能更接近心灵,才能对书斋经验加以印证。作为用脚去思考世界的作家,张承志在他的众多著作中都体现了“旷野写作”的观念。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人文危机中,当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纷纷做了“投降派”,面对庞大的智识阶级阵营,张承志愤然“以笔为旗”,坚守“抗战文学”阵地。这种旷野中的自我坚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学的良心与身为作家的良知。在他看来,中国人缺乏信仰基础是当今文坛堕落的根本原因。物质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文化的空前繁荣,背后是我们所面临的巨大文化困境与精神荒漠。唤醒知识分子的正义与良知,寻求中国文化的主体之美,拯救人类于这种困境和荒漠之中,是作家张承志的“旷野呼告”①。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张承志作品中的旷野精神,进行分章论述。第一章绪论根据相关背景介绍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及选题意义。在此基础上,从意识与精神角度对张承志作品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据前人成果总结经验与不足。进而发现问题,寻找切入点,欲从更加新颖且有意义的角度,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做进一步研究。第二章第一,从词源学角度,依据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旷野”一词的概念渊源及历史演替做梳理整合。由此获得“旷野”意象的具象与抽象内涵。第二,概括旷野精神的定义,并根据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哲学理论,总结旷野精神的具体特征。第三,结合中国传统观念,探究“家”、“旷野”与“路”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张承志从个体出发,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的理想所付出的努力。第四,从作者泥足旅行的主要旷野地域中,揭示其背后的焦灼心理与矛盾思想。第三章从野性、文明、个性三个维度分析旷野精神的具体内涵,寻找在90年代人文危机中失落的人文精神。首先,从“野”字的引申义出发,结合鲁迅及高尔基的相关作品,剖析野性之美的具体所指和他们对野性的不同看法以及共同的人道主义内核。其次,由旷野、文明与文化的渊源关系引出张承志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观点,得出文明向野性复归的主题。再次,根据克尔凯郭尔“单个的人”的相关概念,结合鲁迅对“智识阶级”的定义和高尔基作品中对观众的描写,分析张承志是如何处理“个体”与“公众”的关系的。第四章结合近代考古学与19世纪的资本主义变革和两大对立思潮的关系,探究这一学科诞生的哲学渊源。在此基础上,指出它的方法论传统与人文科学本质的相悖,由此追溯张承志的旷野写作方法论之由来。进而揭示该方法论的具体构成:泥足之旅与心灵融入。并以后者为论述重点,揭示作者如何通过“心灵模式”、语言工具和“会话能力”三种主要方式完成了与底层民众的合流。最终揭示这一方法论如何实现历史与人心、理性与非理性、科学与人文的巧妙融合。结语从宏观上总结旷野精神的主要内涵和旷野写作的方法论构成,概括旷野意象的原有内涵和张承志对这一内涵的延伸、拓展。进而总结旷野写作的文学及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