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再生的影响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xk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供肝短缺严重地制约着临床肝移植的发展。随着活体肝移植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已成为缓解供体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临床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常应用肝素、低分子肝素钠或低分子肝素钙来预防或治疗肝动脉血栓形成,而肝素对活体肝移植术后移植肝脏和供体残余肝脏再生的影响缺乏相关研究。本实验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基础上,初步探讨肝素对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实验前期进行显微外科训练,尝试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全肝肝移植模型和系列减体积肝移植(60%、50%、30%)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同季节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20只(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体重230-280g,随机分为四组(随机数表法):A、B两组每组42只,供受体随机选取,C、D两组每组18只。A、B两组行50%减体积肝移植术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4ml/kg)、肝素(1000IU/kg),C组行50%肝切除术后给予生理盐水(4ml/kg),D组为假手术组,术后给予生理盐水(剂量同C组),各组均为术后20h皮下给药。各组大鼠术后3天、5天、7天随机牺牲6只。牺牲鼠麻醉开腹后下腔静脉取血5ml,静置后离心取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取移植肝脏,记录牺牲前大鼠重量、肝脏湿重,计算肝再生速率,取部分肝脏制作肝脏单细胞悬液检测肝细胞增殖指数,部分肝脏-80℃深低温保存,剩余肝脏甲醛固定,做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肝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记录PCNA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比较A与B组、A与C组肝脏再生指标的差异(SPSS13.0,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A与B组、A与C组HGF水平的差异。【结果】前期完成一百余例大鼠全肝肝移植和系列减体积肝移植,建立了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模型。A、B两组大鼠50%减体积肝移植术中供体切取时间分别为30±3min、31±4min,无肝期分别为15±2min、16±2min,冷缺血时间分别为56±5min、54±7min,受体手术时间分别为54±7min、58±5min。A、B两组术后48h存活率分别为95.2%(20/21)、100%(21/21),移植鼠无出血和感染死亡,A组两例因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排除,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0%(2/20),B组3例因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排除,胆道并发症发生率14.3%(3/21)。C组完成大鼠50%肝切除18例,手术用时(14±2)min。C、D两组无死亡和并发症病例。A、B、C三组术后3天、5天、7天肝再生速率分别为(33.5±6.6)%、(43.7±5.4)%、(45.6±6.3)%,(40.1±2.8)%、(71.9±17.8)%、(56.9±5.4)%,(86.6±11.9)%、(111±19.2)%、(98.4±4.6)%。A、B两组术后3天、5天、7天肝再生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5<0.05、P=0.002<0.01、P=0.023<0.05)。A、C两组术后3天、5天、7天肝再生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0.05、P=0.011<0.05、P=0.031<0.05)。A、B、C组大鼠术后3天、5天、7天血清HGF水平分别为(263.3±101.1)pg/ml、(420.7±56.8)pg/ml、(365.3±6.4)pg/ml,(312.9±10.1)pg/ml、(440.9±23.4)pg/ml、(384.4±32.2)pg/ml,(242.4±22.1)pg/ml、(409.9±23.0)pg/ml、(376.3±22.3)pg/ml。A、B两组大鼠术后3天、5天、7天血清HGF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8<0.01、P=0.000<0.01、P=0.000<0.01)。A、C两组术后3、5、7天血清HGF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6<0.05、P=0.038<0.05、P=0.001<0.01)。A、B、C组术后3天、5天、7天肝细胞增殖指数PI分别为:(30.4±4)%、(48.1±8)%、(38.4±2)%,(29.3±3)%、(43.5±8)%、(36.9±2)%,(30.3±3)%、(47.3±8)%、(31.6±3)%。A、B两组不同时间段PI指数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0.01、P=0.002<0.01、P=0.02<0.05)。A、C两组术后3、5天PI指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25<0.05、P=0.018<0.05),A、C两组术后7天PI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6>0.05)。A、B两组术后3天、5天PCNA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而术后7天PC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A、C两组术后3天、7天PC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术后5天PCNA表达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皮下给予肝素(1000IU/kg)可促进大鼠50%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再生;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脏再生速率较肝切除术后肝再生延缓;本实验肝素促进血清HGF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肝素促进肝再生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摸索从骨组织里提取蛋白的方法,并观察骨痂中蛋白质含量、种类与正常骨质相比的变化,寻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条带,为后续进行的骨折愈合过程的特征性蛋白质研究奠定基础。
随着我国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微时代”成为当今微博事业蓬勃发展的代名词,并迅速发展成为互联网中最具影响力、最受网民和机构追捧的新型网络沟通平台。在这个新兴交流
目的:观察硝普钠(SNP)复合艾司洛尔(ESM)控制性降压对大鼠不同程度失血后肺TNF-α和IL-6的改变及其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48只纯种清洁级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C组(未降压
《列朝诗集小传》系钱谦益所编《列朝诗集》时为集中所选作家写的小传,因此可以说《小传》是《列朝诗集》的副产品。钱氏仿元好问编《中州集》录有金一代之诗并附列诗家小传
目的:急性脑挫裂伤患者在神经外科中非常多见,原发性脑挫裂伤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但当有继发性损害引起颅内高压甚至脑疝形成时,则有手术之必要。术中病人的管理以及选择具备
本文通过对中国改革的起始条件、改革的路径选择、农村改革的全局意义、开放环境促进市场化、地方政府的双重作用以及决策机制的开放性等方面的分析,回答了中国改革何以能够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G蛋白(G protein)和γ-氨基丁酸转氨酶(GABAT)的基因表达及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对其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脊髓损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多见于老年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及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许多学者设计了多种用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材料,但是对于股骨颈骨折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检测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ath-K)在正常和退变人椎间盘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Cath-K在人椎间盘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细胞外基质改变的关系,并探讨Cath-K与
目的本研究是通过三种不同的入肝血流阻断法后按Higgins法对大鼠行70%肝切除来诱导肝再生,比较三种方法对肝再生的影响。方法1、动物模型利用大鼠肝脏解剖特点,分别采用p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