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保护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ke0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占有保护这一古老的法律制度,终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的实施被吸纳入我国法律中,成为我国《物权法》的组成部分。占有保护制度通过保护占有的事实状态,在所有权与占有相分离的情况下,对维护社会交易秩序的安宁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我国《物权法》对于占有保护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占有保护制度的大讨论。笔者作为执业律师,对于占有保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密切关注。借此机会撰写本文,浅谈个人对占有保护制度的观点,以期抛砖引玉。本文共设四章,第一章为占有保护概述,就占有制度的起源及演变过程作出简要介绍,并对占有概念进行阐述,认为占有的性质为一种法律所保护的事实,并非一种权利,同时认为占有保护的制度价值是维护社会秩序。第二章就占有保护请求权作出专题论述,认为占有保护请求权的法理基础来源于受法律保护的利益,并分别就占有保护请求权的主体、内容作出论证。第三章为占有保护的方式,就占有保护的公力救济及自力救济以及占有保护请求权行使的期间进行介绍。在占有保护的公力救济中,以案例的形式对本权与占有冲突情况下的处理方式作出论述。第四章是笔者对完善我国占有保护制度的建议,在介绍其他国家及地区对占有保护的规定后,论述我国当前占有保护的实际状况,并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占有保护制度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新时期以来,女性写作就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一道耀眼的风景。新时期初期女性写作曾经让读者感受到理想主义的光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带有消费主义色彩的“身体写作”使得
魏晋南北朝时期谣谚数量共计343则,对当时以及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力。本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谣谚进行初步界定并划分出具体的类别,多角度的考察魏晋南北朝时期谣谚文学创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是第三代移动通信(3G)以及后三代移动通信(B3G)技术标准最具影响力的制定者,近几年来,宽带码分多址(W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高速数据
本文以H版、S版、N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写作教材为研究对象,细致地梳理和总结其编写理念、编写体例以及教材内容方面的特点,并比较其异同。这三套写作教材都力求体现当时课
该文从西方文学中女性形象的产生、地位、类型 ,女性形象的演变等各方面入手 ,分析探讨女性形象的内涵 :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是男权社会所确定。女性生活家庭化、人生价值取向家
作为中国现代极有争议的双语作家、国际知名人士,20世纪30年代熊式一因翻译创作戏剧《王宝川》引起中外戏剧研究者与翻译专业人士的争论,因其经历、思想的复杂性以及作品特殊
高晓声是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杰出代表,“文革”前凭借小说《解约》在文坛崭露头角,“文革”后重返文坛,因创作《“漏斗户”主》、《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等一批优秀的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工业题材小说的创作是文坛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所塑造的形形色色的工人形象也为当代文学中的人物形象谱系增添了不少亮色。自建国以来,工业题材小说的
歌谣、乐章、徒诗是诗歌史的三大分野,它们具有不同的艺术形态,以及文化和文学方面的不同功能。歌谣在诗歌史方面的意义,在于它是最原始、最自然、最普遍、最永恒的诗歌形式
本文意指考察王安忆与金承钰小说中关于上海和首尔的都市空间的叙事。上海是中国最早接受西方现代性影响,而且在改革开放时期迅速崛起恢复国际化大都市实力的城市。上海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