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轴向冲击辅助钻井提速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深井生产实践的破岩提速技术,配合PDC钻头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当前轴冲钻井技术的实施,均以经验或者功能性实现为主,缺少工具及配套钻头设计的理论支撑。因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轴冲作用下PDC钻头破岩机理:搭建动力学元件组成的PDC钻头-岩石相互作用模型,分析钻头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岩石响应规律;基
【基金项目】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项目“深部地热资源开发基础研究(B170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深层硬地层岩石破碎机理与高效提速方法(ZX20200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石油化工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深层高温高压油气井安全高效钻完井基础研究(ZX2015042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轴向冲击辅助钻井提速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深井生产实践的破岩提速技术,配合PDC钻头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当前轴冲钻井技术的实施,均以经验或者功能性实现为主,缺少工具及配套钻头设计的理论支撑。因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轴冲作用下PDC钻头破岩机理:搭建动力学元件组成的PDC钻头-岩石相互作用模型,分析钻头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岩石响应规律;基于PDC单齿冲击实验和数值计算,分析了冲击作用下岩石破碎特征和力学机制、岩下裂缝的分布形态和扩展过程,对钻头-岩石作用模型取得的规律进行解释;在PDC单齿冲击破岩研究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冲击-切削耦合作用下岩石破碎离散元模型,阐明冲击-切削耦合破岩机制。开展全尺寸钻头旋转-冲击耦合破岩实验,解释耦合作用下钻进影响因素及规律;回归生产实践,利用轴冲作用下PDC钻头破岩机理指导工具设计和钻头优选,进行现场实验。结果显示:钻头-岩石作用模型引入的Abel黏壶可以描述岩石阻尼力和应变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获得了杨氏模量和粘度系数随冲击频率变化的理论方程。模型模拟的轴向冲击钻井存在最佳频率,温度从20℃升高到200℃时,最佳频率从60 Hz增加到120 Hz。矩形冲击载荷,正弦形冲击载荷和锯齿形冲击载荷钻进速度依次降低。PDC单齿冲击作用下,岩石呈现两种破碎形式: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其中脆性破坏所对应的岩石破坏效率更高,破碎体积也更大。脆性指数高的岩石更容易发生脆性破碎,更适应冲击破岩方式。提高冲击速度和冲击质量也有助于提高破岩体积和效率。岩下裂纹形状呈贝壳状,破碎坑位于“贝壳”根部。破碎过程中岩石蓄能-裂纹扩展的过程不断重复造成裂纹以非连续脉冲式扩展。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切削齿前后岩石表面均以拉伸作用为主,而齿的后下方以压缩载荷为主。随着后倾角增大,应力向齿尖集中并急剧增强,解释了现场实践硬地层应增加后倾角原因。天然裂纹的存在可以极大地提高冲击-切削耦合作用下PDC单齿破岩效率。在评估的切削齿后倾角范围内,后倾角为50°时切削齿具有最佳的压入效果,后倾角为20°的PDC齿具有最大的碎屑量和最低的破岩比能。轴向冲击也能减弱PDC齿粘滑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轴冲作用下PDC钻头破碎机理,为轴向冲击辅助钻井提速技术的普及、特别是轴冲工具及配套钻头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科学问题:随着我国油气供应缺口的持续增大,丰富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我国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领域。致密砂岩油气资源资源量巨大,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致密砂岩储层断裂非常发育,大量研究表明断裂对致密砂岩储层中油气的富集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因此,断裂对致密砂岩储层中油气富集的控制机制的研究对致密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断裂控致密砂岩储层中油气富集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致密砂岩储层物性以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总体呈南北向展布,地跨甘、宁、蒙、陕四省区。麻黄山西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段,北临马家滩南接甜水堡,主要反映鄂尔多斯西缘冲断带前缘带、前缘外带和原地岩体三部分的构造特征,大地构造位置特殊,其构造特征的研究有助于西缘构造分段工作。本文以断层相关褶皱等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露头踏勘、地震资料解释、相干体切片分析、断层位移距离曲线分析等方法手段,对麻黄山西地区断裂特征、构造演化和
灰岩地层发育包括溶孔和裂缝在内的多种漏失通道,在钻井过程中存在漏失发生不确定、漏速变化大和封堵困难的问题。承压堵漏技术是隔绝井筒和地层压力传递,形成桥塞封堵体,维持井筒完整性,提高井壁承压能力的有效手段。如何维持溶孔-裂缝性灰岩地层钻井过程井壁稳定,提高钻井效率是亟需解决的工程难题。灰岩复合漏失通道条件下的漏失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理论和技术上的一大难点。本文针对溶孔-裂缝性灰岩地层承压堵漏机理,系统开
一个完整的油气田开发周期,通常需要经历勘探、钻完井、开发及弃置四个环节。我国陆上石油工业、海上石油工业分别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陆上和海上各个油田建有大量的油气井。油气井的设计寿命一般为30年左右,目前有大量的油气井(其中海上有超过3500口井)已进入生产开发的中后期。受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需要弃置的油气井数量逐年增加,油气井弃置作业需求呈上升趋势。井筒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缝洞储集体发育且分布特征复杂,目前多以酸化压裂为主的方式进行开发。然而,目前在缝洞碳酸盐岩储层改造中人工裂缝沟通缝洞体效果不充分,面临着改造范围小、沟通效果差和产能低等问题,人工裂缝在缝洞碳酸盐岩储层中如何扩展并沟通更多缝洞体是进一步提升开发效果的关键所在。为此,本论文通过开展真三轴物理模拟实验探索缝洞碳酸盐岩储层中人工裂缝扩展形态,明确影响缝洞沟通的主控因素;基于非
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加快其开发进程,对于缓解能源供应压力、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大意义。我国页岩气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发展前景广阔,但页岩气井多级压裂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套管变形问题,制约了我国页岩气高效开发进程。因此,亟需明确其失效机理,为井筒完整性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基于此,本文开展了多级压裂条件下页岩气井套管变形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页岩气井多级压裂下井筒组合体受力分析开展水
页岩气开发对于缓解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页岩气逐步进入商业化开发阶段,但在页岩气水平井多级压裂过程中井筒完整性失效现象突出,严重制约了页岩气安全高效开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套管变形问题。自2009年以来,多级压裂过程中套管变形井的比例在30%左右。二是水泥环密封失效问题。水泥环密封失效后导致环空带压,部分区块压裂后环空带压井的比例超过50%。井筒完整性失效问题直接影响
传统稳定注入水力压裂在难开采油气储层改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改造效果。然而,由于技术装备、储层特性等主客观条件约束,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水力压裂工艺有局限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波动注入水力压裂工艺,试图借助“变频压裂泵组”,通过人为快速改变压裂泵组工作频率的方式,使压裂泵输出“不稳定排量和压力”,从而产生不稳定注入压裂效果。针对提出的工艺,根据系统工程原理,研究了波动压裂与地面-井筒
矿场实践表明多段压裂水平井是致密油藏最为有效的开发方式。为了追求最优化的采收率,加密钻井是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小井网、井工厂的开发模式使得多段压裂水平井之间的井间干扰现象变得越发普遍,为了更好的对井间干扰进行评价以及对被干扰井进行动态监测,有必要进行致密油藏多段压裂水平井存在井间干扰下的试井分析方法研究。然而,水力裂缝以及相邻井的存在给研究带来了很多难题。因此,本文立足于研究中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
深井是未来我国油气开发的主战场,深入认识井下PDC钻头齿的破岩机理对PDC钻头深部提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PDC钻头齿破岩机理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地面条件的宏观实验现象与规律揭示,缺乏针对井底应力条件下岩石破碎机理的深入认识。因此,本论文从齿周岩石裂纹演化的角度入手,结合室内实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针对PDC钻头齿周岩石内部裂纹的演化规律、井底应力对于裂纹发展的影响机理、考虑齿间裂纹演化的P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