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是我国北方广泛栽培的果树树种之一,我国苹果生产面积和产量都位居全国水果之首。选育适应我国生态条件、农艺性状优良的特色品种成为当前苹果育种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研究苹果性状的遗传规律对于苹果杂交育种亲本的选择选配、杂交后代的早期选择有重要理论意义。本研究以秦冠×富士杂交F1群体的158个株系为材料,研究了苹果树体、叶片及枝条多个生物学性状的遗传规律,并进行了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对部分性状进行了遗传连锁定位。详细结果如下:1.在秦冠与富士的杂交F1代群体中,叶尖形状、叶缘锯齿表现型符合3:1的分离比例,而叶面状态、叶面茸毛、树体颜色、新梢皮色、新梢皮孔形状的表现型符合1:1的分离比例。2.所研究的十八个生物学性状在秦冠和富士的杂交子一代群体中都广泛分离、呈现出连续性变化的趋势,可以初步认定它们属于数量性状遗传。3.干粗、叶片长、叶片宽、叶面积、叶柄长、叶柄粗、叶柄指数、新稍长、新梢粗等性状指标的平均值都低于亲中值,并且出现了超低亲现象,短枝率和新梢尖削度则表现出了很明显的超高亲优势。成枝数、短枝率、分枝数、新梢尖削度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具有较大的优良遗传型选择潜力。叶形指数、叶片长、叶片宽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小,选择优良遗传型的潜力也较小。叶形指数、平均节间长、新梢尖削度、分枝数等性状的遗传力较大,在遗传上是比较稳定的。新梢长、叶柄指数、叶面积的遗传力较小,在遗传上很不稳定。4.树高、干粗、叶面积、新梢长、新梢粗、叶柄长、叶片长、叶片宽这几个性状与绝大多数的性状之间都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而分枝数、新梢尖削度、短枝率、高粗比则与绝大多数的性状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分枝角度除了与叶片宽呈显著正相关,与叶柄长、叶柄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之外,与其他性状之间的相关性都很小。5.将叶面状态、叶片茸毛、树体颜色、新梢皮色、新梢皮孔形状五个性状初步定位在了本实验室前期构建好的苹果遗传连锁图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