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苏芬古曲传承的教育叙事与实践解读

来源 :中国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anguihe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民文化意识的加深,许多学者开始关注中国传统音乐。古曲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一部分,有几千年的历史印记,散发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魅力。在一定程度上说,传承它是我们更好树立文化自信的具体方式。再有,古曲作为古诗词与音乐曲调结合的产物,传唱它不仅可以领略中国古诗词的博大精深,也可体会古代音乐的韵律美。如今,由古曲第二代传承者傅雪漪先生一字一腔地将原词原谱的古曲亲自传到第三代传承者王苏芬教授的手上,且现阶段再无第四名传承代表人。所以,就这一音乐类别而言,王苏芬教授具有绝对话语权,所教、所唱的古曲具典型特征。在2012年,古曲被正式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古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0年开始,王苏芬教授相继出版六本有关古曲的专著,亲自录制古曲近百首,同时,还为培养后继人才开展古曲教学活动,并取得一定的实践成效和经验。截止至2019年,网络上对“王苏芬古曲”的搜索率已经突破四十万,说明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曲,关注这一古代音乐。因此,本文将以现代古曲传承第一人王苏芬为研究对象,从古曲教学如何做、古曲传承如何传、古曲传承在将来如何做的更好等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对研究源起、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六个方面做出解答;第二章是笔者通过真实整理王苏芬教授的简介与访谈内容,初步了解王苏芬教授的生平、她与古曲是如何结缘的、对古曲传承所做的贡献等内容,并对其内容进行分析;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在这一章中,笔者将挖掘王苏芬教授各层次的教学内容,分别从集体课、个别课、网络公开课等方面进行叙事,让教育事实证明其价值所在;第四章则是深入王苏芬教授的古曲实践活动中,针对不同类型音乐会所产生的意义、音乐会整体设计、举办目的等方面进行整理与分析;第五章是整合部分,通过综合分析、解读以上章节,提炼出王苏芬教授的教学理念和传承方式,从而更加立体地、全面地了解王苏芬教授在古曲方面的实践和价值。同时,笔者也根据古曲传承现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挖掘现阶段传承中的问题并探索传承古曲的新方式,如加强古曲师资团队的培养、开发“新式”课堂、丰富演出形式、拓宽目前古曲数量、争取社会各方的帮助与资助等,以扩大古曲的受众面,让更多人喜欢古曲,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观,从而更好地传承古曲。
其他文献
预警管理是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途径,找出影响预警管理的关键因素能够帮助政府部门提高预警管控的能力,从而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基于社会燃烧理论阐释群体性事件的演化
本文基于法国巴黎释意学派达妮卡·塞莱丝柯维奇和玛丽亚娜·勒代雷的“释意理论”,将“释意理论”中“话语阐释”、“脱离语言外壳”,以及“重新表达”三个阶段的核心思想与权威语料——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相结合,旨在通过分析模拟交传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总结出实用性较强的翻译策略。笔者对间接平行文本《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练习文本《习近平2017年在
为研究持续降雨对花岗岩风化带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选取赣南安远至定南新建高速公路定南段花岗岩风化带路堑边坡建立地质模型,通过室内试验、资料统计分析等手段获取该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