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高导Cu-Cr-(Zr)合金板材的制备工艺及强化机理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olff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强高导铜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最典型的应用是高速铁路用接触线和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按照先后顺序,高强高导铜合金的研究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Cu-Fe-P系、Cu-Ni-Si系和Cu-Cr-Zr系合金。其中,Cu-Cr-Zr系合金是目前性能最为优异、最具发展前景的的高强高导铜合金,因此本文以Cu-Cr-Zr合金为研究对象,探究Zr元素对Cu-C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轧制工艺和时效工艺的协同优化,制备出抗拉强度>600 MPa,电导率>80%IACS的高强高导Cu-Cr-Zr合金板材。  本文通过对相同加工阶段的Cu-Cr和Cu-Cr-Zr合金板材的组织和性能对比,得出以下结论:Zr元素对Cu-Cr合金基体有明显的晶粒细化与改变富Cr相形貌和尺寸的作用。固溶态Cu-Cr-Zr合金平均晶粒尺寸比Cu-Cr合金减小55%;时效态Cu-Cr-Zr合金中富Cr相的尺寸显著减小,并且形貌从条状向球状转变。在Cu-Cr-Zr合金中发现了Cr核-Zr壳的核壳状结构,该种结构能有效地减小富 Cr相的粗化倾向,并修饰其形状,使之形状趋向于球形,有效地强化基体。由于富Cr相形貌和尺寸的改变,Cu-Cr-Zr合金的抗拉强度优于Cu-Cr合金,而Cu-Cr-Zr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劣于Cu-Cr合金。  提出一种利用两步低温(液氮温度)轧制和中间时效制备Cu-Cr-Zr合金板材的新工艺,制备出的合金基体中的孪晶/基体片层间距仅为37 nm,分别比室温轧制工艺和低温轧制工艺制备的样品减小了55%和38%。经过450°C时效60 min的时效处理,相比于其他两种工艺,新工艺制备的样品中富Cr相最为弥散和细小,并且发现了形变孪晶-纳米级析出相的稳定组织,该组织能有效强化基体。由于形变孪晶、核壳状结构、纳米级析出相的共同作用,新工艺制备样品的抗拉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均优于其他两种工艺,强化机制包括晶界强化、孪晶强化、加工硬化、时效强化等。当最终时效工艺为450°C时效60 min时,新工艺制备的板材抗拉强度达650 MPa,电导率为79.83%IACS;当最终时效工艺为475°C时效60 min时,板材抗拉强度达614 MPa,电导率为82.23%IACS。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与生活有效融合是小学数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形成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数学
我们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赋有实效性,才能焕发出新课程理念在常态下的小学数学课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采用传统的板书加口语讲解的教学手段已经适应不了新课程标准,也满足不了教学信息化需求.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历史课堂,将多媒体教学与
数学学习需要灵活的理性思维,需要学生具备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思维能力,才能学好数学,才能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效率.传统教学法忽视了学生数学能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可采用插图识字法、游戏识字法、字配“画”识字法、歌诀识字法、比赛识字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汉字自身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汉字之源,尝试造字之趣,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得各个学科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变化,体育教学作为高中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不断的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强调教学纪律、培养学生创新能
膜生物反应器具有高效的污水处理效果,但对于TN的去除效果不佳,且膜污染比较严重,影响了MBR的应用,而MFC可以利用NO_3~-等为电子受体,以阳极传递过来的电位为电子供体进行反硝化作用,将两者结合,构造出一种新型的一体式MFC-MBR工艺,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TN,同时可以改善系统的污泥特性,延缓膜污染的发生。以普通MBR为对照,研究了一体式MFC-MBR在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去除特性以及产电特性
高速重载列车在运行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巨大摩擦力和热量将导致制动盘产生大量的损耗和裂纹从而缩短使用寿命,这将大大增加运营成本,因此对制动盘的表面改性尤为重要。本文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