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滨水区是宝贵的城市的资源,国内各滨水城市对于水域空间的规划和设计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近年来,丹东市鸭绿江沿岸城市滨水区已经成为丹东市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提升了城市的经济投资环境、改善了城市景观环境、增进了边境旅游的地方特色,给市民提供了一个休憩、娱乐、交流的空间。然而丹东市滨江空间的现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为了进一步提升丹东市滨江空间的环境质量,本文以丹东市鸭绿江沿岸滨江空间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经验和理论,对滨江区域空间的环境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出割裂与城市的关联、缺乏人性化设计、地域特色不突出以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构建了优化交通流线、加强区域联系、建构宜人空间、体现地域景观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更新目标。基于整体性原则、人性化原则、多样化原则、亲水性原则、地域性原则以及生态化原则,提出了整合区域空间策略、构建人性空间策略、营建生态环境策略。 整合区域空间策略是基于整体性原则,针对丹东市滨江空间割裂与城市的关联问题而提出,通过结构调整,将滨江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改造、更新,以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使城市系统重新调整和适配。构建人性空间策略是基于人性化原则、多样化原则、亲水性原则以及地域性原则,针对丹东市滨江空间缺乏人性化设计、地域特色不突出而提出,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滨江空间的可达性、场所精神、地域特色景观等方面,强调尺度、环境、设施等方面的人性化设计,致力于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渴望,为市民提供亲水、垂钓、休闲活动的理想场所。营建生态环境策略是基于生态化原则,针对丹东市滨江空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问题而提出,保护原有的自然环境,创造尊重自然的人工环境,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能源,改善原有的不利于自然环境的人工环境。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并使其与各种人工科技手段相结合,提高的城市滨水区空间环境。 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维与逻辑,论述了丹东市滨江空间的更新策略,为丹东市滨江空间的更新与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