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不平等及其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waich1987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伴随而来的是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进入90年代以来,这个差距更为严重,以致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关于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到底是有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许多学者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笔者认为:一方面,如果一个国家收入差距过大,则该国势必加强对其居民收入分配进行调节,那么这一地区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的私人处理能力会受到损害,因宄而投资激励降低,经济增长受到损害;另一方面,如果一国收入差距越来越大,那么这个国家的财富会向少数人手里集中,将会引起这个国家的有效需求的降低。这是因为高收入者受生理极限的限制,消费倾向最终会持续低迷,其高收入大部分不会转化成消费。低收入者和中等收入者有消费欲望而没有消费能力,最终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也会导致经济增长减速。本文一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及其形成原因: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就是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而且这一趋势在继下来的几年内不会转变。引起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以及收入分配领域秩序混乱,不合理,不合法收入现象严重。第二部分建立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理模型,由此模型推导出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笔者首先建立一个简单的跨期均衡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不同质的个体在每一个阶段出生并且扮演经济代理和投票人的角色。模型的政治经济均衡决定函数参数的增长率以及初始条件,收入不平等程度越高,则均衡增长率越低。然后用计量经济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这一结论进行验证,结论是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但这一关系通不过显著性检验。为此笔者再次检验收入不平等同有效需求的关系,发现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农村,收入不平等都对与有效需求负相关,从而间接地证明了收入不平等扩大最终将不利于经济增长。最后一部分得出全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因为收入差距过大有害于经济增长,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应该重视收入分配的调节,防止差距过大。
其他文献
古代贵州早在秦汉时期部分民间通道已得到拓展,至明清四通八达的驿道已经形成和完备,除具有本身特定的传递功能外,更多地融入了其他的附加功能,成为一条综合性通道。因驿道而
数控机床加工过程的恒负荷控制是一种极具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的研究。控制方法的核心是以实时调整加工参数来抵消加工过程中负荷的随机波动,在一定的范围内尽量使之维持恒定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微观方法和宏观方法。其中微观方法即为有限单元法,此方法虽然准确,但耗费大量的机时,很难运用到实际高层框架—剪力墙
许多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已经暴露出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不足,要想对结构的抗震性能作出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就需要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因此人们提出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常见形式,日常会话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表达情感进而影响人的处世哲学,交际策略共至人际关系,因此在日常
<正>对于数学开放性问题,更能开发同学们的智力,更能培养同学们的各种能力,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高中数学开放性题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已多次出现,特别是高中数学新课程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以其显著的多学科交叉特征和处理空间数据的独特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其中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发展也很迅速,但很多还处于水
中国古代诗歌长于将具体物象上升而人格化为某种较为固定的审美意象,这在唐代的送别诗中尤其明显,唐代送别诗中的青草、白云、明月、雨珠等自然意象,被诗人人格化后而具有了
技术的革新、分工的深化和需求的拉动会引致新兴产业出现,并通过耦合而形成新兴产业群。新兴产业群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载体,而且是后进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支撑。同时,新
创新是国家强盛、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创新问题的研究是与时代同步的,内容不断更新的长期课题。创新活动常常表现出不确定性、涌现性等复杂系统的特征、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