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颈椎病在临床常好发于中老年人,但近年因工作、学习颈椎病发病呈年轻化且逐年上升趋势。针灸治疗颈椎病有确切的疗效,临床报道大多以针刺、推拿、中药、火针、针刀等方法单用或联合应用,并从针刺的方法、穴位的选取、刺络放血的部位进行疗效研究。刺络放血是中医学中一种古老、独特的治疗方法,具有活血祛瘀、开窍泄热、消肿止痛等多种作用,可治疗各种实证、热证以及瘀血等证,如运用得当可达到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的治疗作用。既往研究中,应用刺络放血疗法治疗颈椎病,大多为临床报道、或与其它疗法的疗效比较,缺乏对其效应规律的研究。研究目的本课题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刺络放血疗法中的刺血量、刺血间隔时间以及刺血部位与镇痛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优选刺络放血镇痛方案。研究方法患者均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门诊,将符合西医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以及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以及中医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16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入组,根据入组编号索取随机号,按照预先确定好的治疗方案进行临床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治疗方案根据L16(45)正交表,对刺血量(A)、刺血间隔时间(B)、刺血部位(C)三因素及其各自不同的四水平设计实施。试验过程中同时应用了随机(中心随机)和盲法(评价者盲)的方法。入组患者均在常规毫针治疗基础上配合刺络放血疗法,即每次治疗先放血,然后再常规针刺。放血针具采用9号一次性使用的无菌针头。常规消毒后,用无菌针头点刺放血,大量放血时,如出血量不够,加拔火罐。刺血部位的选取:C1水平:局部或邻近部位瘀络,选择颈椎局部的压痛点或瘀络;C2水平:循经远端瘀络,选择督脉或足太阳膀胱经上远端的瘀络部位;C3 水平:非本经瘀络,选取下肢内侧瘀络;C4水平:特殊活血化瘀穴为血海、膈俞、三阴交。刺血量的确定:迅速刺血,采用无针头5mL或10mL注射器收集出血,以确定出血量,微量时点刺1~2针,少量时2~4针,中量时4~5针,大量时加拔火罐,达到既定出血量时,即起罐,并压迫止血。常规针刺采用30号1.5~3寸一次性毫针,每周治疗3次(隔1~2日一次),共治疗10次,针刺穴位选取颈部夹脊穴和阿是穴。试验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量治疗前后颈椎病疼痛强度的VAS值变化情况,以及测量静脉血中P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对不同刺血方案的镇痛效果进行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针对治疗组内方案优选部分的正交试验,应用正交助手Ⅱ软件对试验前后的变化值进行统计分析,对P物质含量的减少值和VAS评分降低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1患者资料共纳入16例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11例,年龄26~66岁,平均年龄(44.8±11.8)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0年。2治疗前后缓解疼痛指标的比较对比治疗前后,VAS评分与静脉血中P物质含量在治疗后都有降低。VAS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P<0.01,有统计学差异。P物质含量在治疗前后比较,P<0.01,有统计学差异。3治疗后各因素水平VAS变化情况比较各因素水平镇痛效应的VAS评分,刺血量与刺血间隔时间交互作用对镇痛效应影响大。进一步分析,大量刺血量和1次/2W交互后对缓解疼痛的影响最大,此因素水平为最优方案。综合考虑,大量刺血量(A4)、1次/2W(B3)、循经远端瘀络(C2)的因素水平,对患者颈椎病的镇痛疗效最好,为最优方案。4治疗后各因素水平P物质变化情况比较各因素水平的静脉血中P物质含量变化,刺血量与刺血间隔时间交互作用对静脉血中P物质含量变化情况影响大。进一步分析,中等刺血量、2次/W与大量刺血量、1次/2W,二者对试验影响程度差不多,考虑到对患者的出血量、便利性和配合程度等因素,最后确定大量刺血量、1次/2W交互为最优方案。综合考虑,大量刺血量(A4),1次/2W(B3),循经远端瘀络(C2)的因素水平,对患者静脉血中P物质减少值影响程度最大,为最优方案。5治疗后VAS评分与P物质的变化值相关性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刺络放血镇痛效应表现出来的VAS评分变化以及血中P物质的变化,相关系数r为0.658,成正相关且为显著相关,显著性水平为0.006,小于理论显著性水平0.01,相关性有意义。研究结论综合得到最优方案每次出血量≥10 mL,1次/2W,循经远端瘀络的刺络放血对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镇痛疗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