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体型优质肉鸭是以我国地方鸭品种为主要血统来源的一种新产品,一般饲养日龄大于60天,出栏体重在2.0kg以下,肉品质好,表现为:肉鲜无腥味、肉细有弹性、风味独特以及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需求升级,小体型优质肉鸭逐渐成为市场新宠。据估计未来3-5年,小体型优质肉鸭将占据三分之一的肉鸭市场,产业规模达10亿只以上。目前培育小体型优质肉鸭主要通过利用快大型肉鸭品种与地方鸭品种进行杂交。然而,目前小体型优质肉鸭品种选育水平较低,尚处于地方资源的原始开发阶段,主要表现为选种指标复杂、标准欠缺以及配套模式不明等。为加快我国小体型优质肉鸭产业发展,本研究以扬州大学优质肉鸭资源群(樱桃谷鸭与凤头白鸭杂交F2代)为研究素材,围绕优质肉鸭的主要候选性状,从生长性能、肉质性状和屠宰性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及差异性,筛选出适合培育出小体型优质肉鸭的主要选种指标;同时比较主要选种指标在父本、母本上的差异,筛选出配套模式中各纯系合适的选种指标,从而促进小体型优质肉鸭的育种进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择550只的F2代资源群鸭进行单笼饲养,测定21日龄~42日龄每只鸭的42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耗料增重比和剩余采食量。通过分析公母鸭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结合各指标的经济价值,初步筛选出体重、耗料增重比和剩余采食量三个指标。通过对比体重、耗料增重比和剩余采食量分组时其他指标的差异情况,确定体重和剩余采食量作为小体型优质肉鸭生长性能的主要选种指标。(2)对试验鸭胸腿肌的水分、蛋白质、胶原和肌内脂肪四个肌肉化学组成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分析公母鸭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结合各指标的经济价值,筛选出肌内脂肪作为小体型优质肉鸭肉质性状的主要选种指标之一。对试验鸭42、56、63和70日龄这四个时间段的肌内脂肪指标进行测定,通过比对不同日龄鸭胸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结果发现肌内脂肪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在42~63日龄期间快速沉积,63~70日龄间无显著增加。(3)对56日龄试验鸭进行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四个屠宰性能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分析公母鸭各指标相关系数,结合各指标的经济价值,筛选出屠宰率作为小体型优质肉鸭屠宰性能的主要选种指标。由于屠宰率不能直接测定,必须通过测定体尺间接选择屠体重,并且同时对体重进行选择,从而完成对屠宰率的选择。(4)在资源群体中筛选出体重2kg左右个体,对体重、剩余采食量、肌内脂肪和屠宰率进行公母对比分析。通过对杂交优质肉鸭小体重群体的主要选种指标进行公母对比分析发现,公鸭除体重大于母鸭之外,在剩余采食量、肌内脂肪和屠宰率上较母鸭没有显著差异。在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配套中,体重、剩余采食量和屠宰率分配在父系上进行专门化选育更优,肌内脂肪分配在母系上进行专门化选育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