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闭合需要、心理距离对决策的影响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ry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决策。决策是为了完成一定的目标,从很多方案中做出选择的过程。自从期望效用理论提出以后,“理性人假设”不断遭受质疑,越来越多的因素被认为会影响决策,具体表现为对决策时间、决策自信程度以及风险偏好的影响。近年来,认知闭合需要和心理距离颇受研究者的关注。大量的证据显示,两者对决策有显著的影响。认知闭合需要是指在模糊环境中,个体为了摆脱混沌状态下的压力,寻找到一个明确答案的需要。尽管认知闭合需要是一种稳定的个人特征,但是它依然会受到环境中其他因素影响。心理距离是指人对某事物所具有的时间、空间、社会、概率四种属性相对于参照点的远近所产生的主观知觉。在以往的研究中,尚未涉及将认知闭合需要与心理距离结合起来的相关探讨。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首次将“认知闭合需要”和“心理距离”这两个因素同时引入对决策的研究中,通过三个实验分别考察心理距离的三个维度(时间、空间、社会)分别探讨其对决策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结果显示:1、认知闭合需要对决策有显著影响。其中,低认知闭合需要个体决策时间长、自信程度较低;高认知闭合需要个体决策时间短、决策自信程度较高、倾向于选择风险选项。2、心理距离的三个维度对决策均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近心理距离个体决策时间较长;远心理距离个体决策时间短,倾向于选择风险选项。3、认知闭合需要与心理距离对决策具有交互作用。近心理距离会增加高认知闭合需要被试的决策时间,低认知闭合需要被试则不受影响。理论上,本研究验证并丰富了认知闭合需要、心理距离对决策影响的相关研究;实践应用上,本研究有助于决策者规避认知闭合需要对决策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为组织管理与选拔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保障社会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经济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它是社会的巨大进步,目标切合实际,具有更民主、自由的精神和开放、包容的态势,这样的价值观有利于中
研究目的:研究力竭运动及钝挫伤对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及Pax7/转录因子(CBF1)/γ-serectase分泌酶抑制剂(DAPT)的影响,探究骨骼肌损伤的修复机制。研究方法:实验选取24只五周龄S
研究生教育作为大学后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一个国家的研究生水平,常被人们视为该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随着各传统领域的研究的
教学风格能够展现教师的个人教学魅力,因而教学风格是教学个性化的重要表现。但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教育更多地强调统一,追求共性。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