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gan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溃疡性结肠炎(UC)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简称,为一种原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目前认为免疫紊乱参与了UC的主要致病过程。针灸作为一种不直接刺激肠粘膜,而是通过多层次、多途径、多手段综合调整机体各方面功能以达到保护肠粘膜的防治方法,很有开发与应用前景。在前期临床和众多的文献报道中,显示出针灸对本病良好的治疗作用和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鉴于此,我们设计本课题,采用“健脾化湿、扶正祛邪”的方法,进一步研究针灸对UC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及结肠组织TNF-α、IL-10、IL-1、IL-8水平的影响,力求从分子学及免疫学水平揭示针灸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本研究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于入组时检测其血清及结肠组织的TNF-α、IL-10、IL-1、IL-8水平,并记录其临床症状及电子肠镜检查结果。随机分为针灸组与西药组,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针灸组采用艾灸关元、气海,电针刺激天枢、足三里、阴陵泉、上巨虚。每次30分钟,每天治疗一次,并加基础治疗,连续治疗10天为一疗程。西药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0.75-1.0g/次,3次/日。两组均于治疗一月后再复查上述指标及记录不良情况。然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及结肠组织促炎因子TNF-α、IL-8、IL-1水平均有升高,而抗炎因子IL-10下降。经统计学处理,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2)针灸组治疗前后比较症状改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1); (3)针灸治疗改变了肠镜的检查结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的消失率优于西药组(P<0.05); (4)针灸组、西药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血清及结肠组织促炎因子TNF-α、IL-8、IL-1水平下降有显著意义(P<0.01),针灸组抗炎因子IL-10上升,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意义(P<0.01)。 结论:本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免疫紊乱的现象。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无论是从症状的改善还是肠镜改变上,以及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推测针灸的作用机理可能为针灸改善了微循环并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调节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免疫紊乱,从而收到了“健脾化湿、扶正祛邪”的疗效。
其他文献
徐州209棉种是江苏省徐州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簡称徐州所)自斯字棉二比中,用系統育种法育成的。在黄河流域棉区連年表現甚好,現主要分布于河北保定专区、河南安阳、洛阳
农业、生物的試驗中,几个处理或品种之間进行比较时,往往用变异量分析法进行分析。过去,在进行几个平均数比較的显著性測验时,主要用t測驗法。但在这种几个平均数比較的显著
本论文由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两部分组成。文献综述包括中枢神经递质与脑缺血损伤时学习记忆关系的研究和中医药改善学习记忆功能作用的基础研究两个部分。实验研究选用健康清
为进一步增强通信系统中保密通信的安全性,结合广义错位投影同步和延时投影同步,提出了广义错位延时投影同步.以分数阶Chen系统和Lü系统为例,针对两系统参数都不确定,基于分
我今天主要讨论文化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和法律规制的发展问题,或者说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媒体与法律规制之间的关系。今天广电媒体的数字化已经是一个人所共见的事实。它不仅
目的:肝豆状核变性是铜代谢障碍疾病, 其发病机制是体内铜代谢异常引起大量铜在肝、脑等全身组织中沉积,造成沉积部位产生程度不等的功能与结构损害,是少数几种可治的遗传病之一
甘肃省定西县内官乡农民技术员李向斌于1973年用张北大粒作母本,定西6号作父本杂交选育的定内胡麻,于1988年4月通过品种审定。定内胡麻属油麻兼用种,株高69—90厘米,工艺长
本技术的要点是,打掉正顶,依靠油条结桃。 The point of this technique is, knocked off the top, rely on fritters peach.
宁波绿野山庄是浙江省花卉协会盆景分会会长、宁波盆景协会会长袁心义先生倾力打造的一处集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度假景区,山庄内遍植茂林修竹,灵璧石、大化石、钟乳石等
中国作物学会于8月26日至9月3日,在江苏徐州召开了全国豆科作物学术討論会。出席会議的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豆类作物科学工作者47人。会議共收到論文42篇,其中大多数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