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载体,城市层级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以陕西省作为区域研究对象,通过对陕西省城市层级体系的研究,使陕西省形成结构完善、比例协调、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生态良好的城市体系,这不仅有利于推动陕西省内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也对西北地区有较好的促进和示范作用。本文首先对城市层级体系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全面回顾和分析了陕西省城市层级体系的形成过程,并从城市规模、空间分布、产业功能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陕西省城市层级体系的发展现状。通过与其他省份的比较研究,本文得出:陕西省城市体系首位度过高,在等级结构上出现断层;城市数目过少,小城市向中等城市、重点镇向小城市发展的速度过慢;在空间布局上不协调,省内三大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别较大;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缺乏优势和竞争力。随后,本文构建了指标体系,对陕西省现有的14个城市的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人口水平、经济实力、资金实力、教育素质、产业发展、开放程度、服务水平、行政水平等8类共26项指标。运用spss16.0对现有的城市体系作了因子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其结果可以看出:西安、宝鸡、咸阳属于实力型城市,杨凌属于潜力型城市,延安、榆林、汉中、渭南、铜川属于中等型城市,安康、商洛、韩城、兴平、华阴属于薄弱型城市。最后,本文提出了陕西省城市层级体系发展的基本思路:数量提高与质量并重;与城市体系完善相结合;与陕西文化特色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对陕西省城市层级体系的优化提出了建议:(1)在空间和规模上,强化超大城市西安,提高向全省乃至整个西北的辐射能力;培育特大城市,弥补城市层级体系的断层缺陷;促进大城市发展,提升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2)在职能结构上,关中城市,要抓住“关中—天水”规划的重要契机,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陕北城市:要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合作中寻求产业转型;陕南城市: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重新界定了陕西省城市层级体系的内涵,增强了技术评价的可操作性。(2)较为深入地梳理了陕西省城市体系的形成过程,并以城市竞争力为基础,对陕西省城市体系进行了分析。(3)较为全面地提出了陕西省城市层级体系完善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