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痛与弥合:从文化角度解读《紫颜色》中黑人女性的成长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s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美国黑人作家对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黑人文学已成为美国文学或美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黑人文学正从边缘向主流文学位移。作为女权主义和黑人解放运动的产物,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兴起并逐步走向繁荣,一大批黑人女作家开始以不同的方式书写黑人妇女的意识和文化传统,黑人妇女精神成长这个主题在许多黑人女作家的文学创作中反复出现。毫无疑问,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妇女主义”是沃克在探讨美国黑人妇女问题时对女权主义理论的发展性运用,她将性别问题同种族问题联系起来,把美国黑人妇女的不幸归结为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共同作用的结果,表明了一个异于白人女权主义者的黑人女权主义立场。她的代表作《紫颜色》讲述了以西丽为代表的黑人女性在父权社会中自我发展与成长的故事,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黑人和黑人传统文化的热爱。沃克在小说中重点描写了黑人女性在黑人群体内部所受的性别歧视,同时讨论了文化、性别、种族以及殖民问题,沃克以其在《紫颜色》中独特的视角与写作技巧荣获一九八三年美国普利策文学奖。本论文试图运用沃克提出的“妇女主义”理论从文化角度对《紫颜色》进行讨论,探讨黑人女性的身份和情感问题及其追求自由、自我的成长历程。黑人妇女从姐妹情谊及民族文化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来解放自己;姐妹情谊把她们紧密地团结起来,民族文化使她们获取抗争的力量来挣脱压迫挑战传统;正是在民族文化与姐妹情谊中,黑人妇女心底的伤痛才得以弥合。女性的抗争使黑人男性不得不放弃男性至上的传统思想,通过改变自己成为女性的战斗伙伴,以寻求与女性的和解。本论文通过分析《紫颜色》中黑人女性的成长试图探求女性解放与发展的出路,即黑人女性只有在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才能发挥其自身的创造性,才能得到认可并确立自己的地位。本论文用黑人文化和女性文化作为连接点,突出黑人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对奴役文化的抵抗及其弥合伤痛的精神力量,试图通过文本分析将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结合起来,完成对该作品的一种女性主义解读。除了“引言”与“结论”部分外,本论文共分为三个章节。“引言”首先对艾丽丝·沃克及《紫颜色》进行必要的说明介绍,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并阐明本研究的目的和理论基础。第一章集中探讨黑人女性所遭受的压迫,试图揭示黑人妇女遭受压迫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妇女所受压迫的普遍性。父权制、种族主义、殖民主义相互影响共同将女性推向痛苦的深渊。第二章重点探讨了黑人女性觉醒后对传统的挑战和反抗。黑人妇女通过改变宗教信仰,寻求女性身份和创办女性事业来对抗陈规陋习,获得了经济和精神独立。第三章揭示了黑人女性伤口弥合的过程并探讨了女性解放的出路。在黑人姐妹的帮助下,黑人女性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获得了尊严与社会地位,最终与男性平等和谐相处。“结论”部分在总结全文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肯定了《紫颜色》的学术价值,说明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其对今后研究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 党的领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问题是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党群关系的和谐化。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群关系;构建;关键  [中图分类号] D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06-0034-02    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以新观念和新思路探索党群关系和谐化的途径,并通过党群
翻译是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既具有可译性,又具有不可译性。从上个世纪开始,各国的翻译工作者对翻译工作自身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与
“水”的不同情态,能够把人的视力和思想引向远处,或远至灵霄,或远至天际。也可以帮助人的情感远离尘俗和烦嚣,洗涤被凡俗尘嚣所污渎的心灵。  刘利平  1985年 出生湖南郴州  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画学院山水专业  2010年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获学士学位  2012年 考取中央美术学院公费研究生,师从著名画家姚鸣京教授  当我最初想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时候,我选择了水
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学习者的一个薄弱环节。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写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随着认知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学习者的写作策略是学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