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的认知分析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aof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运用语言时常要求“精确”,讲究言简意赅,言必有中。但语言现实错综复杂,交际双方往往会有言不达意或误解的状况发生。歧义,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无处不在。它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洪堡特早在18世纪就指出,语言是对于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Robin,1987)。当一个词表示诸多意义,一个结构形式体现多种结构层次关系,一个言语表现不同意图或含义时,便容易产生歧义。对有限语言手段的无限运用是歧义产生的根本机制(邱述德,1998)。 近年来,人们运用各种语言学理论和模式从不同角度探索歧义,对它的研究不断深入,但不少国内外学者对歧义的研究是在语义或语法层面上进行的,是一种静态的研究。然而语言不是一个孤立静止的事物,它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不断地被创造性地使用着,所以歧义的语用研究逐渐火热起来。但从认知角度研究歧义的很少,语言歧义不仅是一种交际现象,从本质上来看,又是一种认知现象。所以,笔者拟用认知的相关理论来探讨交际中的歧义现象。研究语言不仅是为了弄清它是如何使用的,更重要的是为了了解人的思维,发现语言产生的认知机制,从而进一步了解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歧义是交际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种认知活动,所以从认知角度阐释歧义,是对歧义本质的一种发现,是对歧义进行的更深层次的研究。 本文首先把人们以往对歧义的研究从定义、分类和理解三个方面作了总结,并提出认知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继而笔者对认知的概念以及语言理解的认知方法,即模块组合论和相互作用论,进行了解释和说明。接着笔者分别就歧义的三大类—词汇歧义、句法歧义和语用歧义进行了认知分析。 本文用心理词汇和词汇提取理论解释词汇歧义,指出在词汇输入的同时及词汇理解过程中歧义产生的心理机制。心理词汇正如内化在人脑中的一本字典,包含了词汇的语言及非语言特性。它以语义网的形式构建。收到刺激后,储存在心理词汇的相关信息被网状扩散式激活,有时一些不相关的信息也被激活,从而引起歧义。另外本文用四种词汇提取模型,即全激活式、有序激活式、语境决定式和激活抑制式,揭示词汇的认知程序,并分析了歧义产生的认知模式。
其他文献
南朝顾野王编撰的《玉篇》是我国第一部楷书字典,也是中古时期一部重要字书。《玉篇》经梁、唐两代修订后,又由宋代官方大规模重修流传至今。原本《玉篇》和经宋人重修的宋本《
利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扩大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费碳排放;能源消费碳排放
写作一直是二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语言研究的重点已经转移到语篇分析上来,但是在外语写作教学中引入语篇的概念并不意味着对词汇的忽略。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的实践根本,在注重血缘亲情的中国传统社会起到了稳固家庭伦理关系的作用。时至今日,在现代社会的转型和西方文明冲击的背景下,中国传统“忠恕之
短视频作为一种当下流行的文化现象,既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又符合“碎片化”的阅读习惯,还体现了网络虚拟交往的时代要求。它借助于智能手机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精神实质的泛
早有外国专家已经研究了学生的家庭作业与学生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者分别从做作业的时间,完成作业的量,对作业的态度,对作业反馈的研究,对家庭作业的影响的研究这几个方面
心电信号是人类最早研究人体并用于对心脏功能状态进行评估和检测的生物医学信号。心电信号诊断技术因具有无创性和简便性,在医学临床诊断上得到广泛应用,为心血管等疾病的诊断
互文理论发端于符号学,后被广泛应用于文学批评领域和翻译研究领域。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致力于其理论研究,但是实践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本文尝试将互文性理论运用于
言语交际、信息传递都要求语言文字准确、明晰,既不发生含糊,也不发生歧义。然而,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常有意无意地使用模糊语言。这种说话人在
蒲剧是一个比较老的剧种,在华北和西北地区流传广泛。想到这个内容为论文题目,考虑到自己应该学以致用,主要通过演唱美声时所掌握的一些科学的发声技巧和演唱蒲剧时的唱腔进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