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强迫症的成人依恋关系状况及其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强迫症的述情障碍状况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依恋关系与述情障碍的相关性;从心理学因素对强迫症发病的心理机制进行探讨,通过成人依恋关系的研究,了解早年环境对于强迫症发病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对患者述情障碍的研究,了解强迫症患者在情感识别,情感描述及表达方面存在的特征,二者是如何相互作用并在强迫症发病中如何发生作用的。研究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强迫症患者95例,对照331名,完成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中文版,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自编量表,量表的结果评定,强迫症患者另需完成Y-BOCS量表。将各量表的评分结果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强迫症组与对照组的依恋类型有显著性差异(P<0.001),强迫症组的不安全依恋类型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依恋相关焦虑及回避维度上,强迫症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强迫症组中,不同的依恋类型其Y-BOC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依恋相关焦虑和依恋相关回避维度分与Y-BOC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依恋相关焦虑和回避维度得分与文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强迫症组男女的依恋相关焦虑,差异无显著性(P>0.05),依恋相关回避纬度分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P<0.001),对照组中的依恋相关焦虑纬度分及依恋相关回避纬度分男女差异无显著性(P>0.05)。2.强迫症患者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5);强迫症组男女间各因子分及总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F2因子,F3因子及总分男性高于女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述情障碍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与文化程度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述情障碍TAS-20总分及因子2,因子3的得分与强迫症症状的严重程度Y-BOCS分无相关性,P>0.05;仅因子1的得分与强迫症症状的严重程度Y-BOCS分有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为0.217。3.依恋相关焦虑和依恋相关回避得分与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不同依恋类型的述情障碍总分及各因子分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恐惧型TAS-20得分最高,其次为焦虑型和拒绝型,安全型最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不安全依恋类型居多,且强迫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表现为情感识别,情感描述及外向性思维方面的缺陷,不安全依恋与述情障碍有显著相关性;强迫症的病理心理模型的探索结论如下:1.强迫症具有不安全依恋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可能是焦虑障碍谱系疾病的共同心理基础;2.部分强迫症患者存在一种特定的情感识别,情感表达缺陷的心理特质,可能与遗传有关,使强迫症患者在处理早年依恋焦虑时,常采用理性符号和象征性认知的方式;3.强迫症患者通过行为学习和条件化是使强迫症症状反复和维持的主要原因;4.强迫症发病的病理心理机制与遗传,早年生活事件及特定的认知,应对焦虑的方式及行为强化有关;5.对于强迫症患者,认知行为治疗为主的心理治疗仍然是主要的方法,良好的治疗性关系的建立,作为精神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是患者学习情感识别,情感表达及修复早年不安全依恋关系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