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筛选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最佳中医外治法,为中医外治法治疗IBS-D提供循证医学证据;2.筛选最佳中医外治法治疗IBS-D的最优干预方案,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3.探索最优干预方案的潜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方法:1.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全面检索所有关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人工筛选的方法收集中医外治法治疗IBS-D的临床证据,由2名研究者使用Cochrane Handbook推荐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isk of bias tool对纳入试验进行质量评价。采用网状Meta分析法,使用Win BUGS1.4.3、Stata12.0/SE、R3.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绘图;2.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全面检索包含最优中医外治法方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熵权-TOPSIS法,使用Excel软件对最优中医外治法的临床干预方案进行排序;3.计算机检索Uni Prot数据库(http://www.uniprot.org)、TCMSP数据库(http://ibts.hkbu.edu.hk/LSP/tcmsp.php),使用Maestro软件、Discovery studio软件,采用同源建模、分子对接技术,探索最优干预方案的潜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结果:1.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和改善IBS-D患者IBS-SSS量表评分方面,灸法排序均为最高,概率分别为91.7%和96.8%;2.隔药灸的相对贴近度最高,为0.66;3.隔药灸中的黄芩素和Tournefolic Acid A能够作用于5-羟色胺3受体和μ-阿片受体。结论:现阶段临床证据显示,灸法有可能是治疗IBS-D的最佳中医外治法;灸法治疗IBS-D的最佳方案是隔药灸,具体操作如下:取2.5g复方药粉(附子、肉桂、木香、红花、丹参等药研末调制)加黄酒调成糊状制成药饼(直径2.3cm,厚度0.5cm),取天枢(双侧)、上巨虚(双侧)进行隔药灸,灸量为每穴两壮,间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各疗程间间隔3日,共治疗2个疗程;隔药灸治疗IBS-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黄芩素和Tournefolic Acid A分别作用于5-羟色胺3受体和μ-阿片受体,抑制结肠蠕动、降低内脏高敏性并调节脑-肠互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