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释经”中“相遇”:马丁·布伯的释经实践与对话思想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2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丁·布伯是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宗教哲学家。在既往的学术研究中,学者对他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其相遇哲学和对话思想,并将其运用在宗教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比较诗学等学术领域内,各有侧重点地对其进行研究。笔者注意到早年的布伯对东方宗教的关注及对《希伯来圣经》、犹太教哈西德派经典的译释——他曾将道家经典《道德经》、《南华经》从英文翻译成德文,也曾与同为犹太教信徒的罗森茨威格一道将《希伯来圣经》由希伯来文翻译成德文,并加入他本人的注释与评论。在其经典代表作《我与你》中,布伯以诗意深婉的语言表述了他的相遇哲学和对话思想,在其后期的著作《人与人》中则回顾了哲学发展的历程,亦有进一步的发挥。本文在全面观照布伯释经实践、分析其对话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布伯的对话思想对宗教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宗教对话”问题的启发和拓展。引入“经文辩读”的视角,指出布伯的对话思想是现今“经文辩读”运动的先驱,并试图探讨布伯的这种影响是如何起作用的。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概括如下:引言即第一章进行了文献综述,指出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介绍论文研究方法和章节设置;第二章为“马丁·布伯对自身传统犹太教的释经实践”,包括布伯对希伯来圣经的译释、对犹太教秘教派哈西德派的释读、布伯释经在犹太思想界的影响;第三章为“马丁·布伯对东方宗教的释经实践”,包括他对东方经典的“博雅”关注、对道家经典的译释及从“比较神秘主义”的视角来看他的释经实践;第四章为“释经中的‘相遇’,包括作为释经实践理论支柱的“相遇”哲学、“我-你”和“我-它”、“他者”与“他性”、“相遇”哲学与“宗教对话论”、从“相遇”哲学看“经文辩读”、对“宗教对话论”的启发;最后是总结文章全文的“结论”。
其他文献
介绍了广西甘蔗制糖业绿色转型的现状及形势、政策支撑、实施措施及成果,并就绿色转型工作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动广西甘蔗制糖业绿色转型的建议。
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开创国家和民族美好明天的战略工程,是实现亿万家庭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也是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无论是从对自身犯罪
对于电视新闻来说,标题的制作与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媒体时代下,对电视新闻标题进行创新制作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标题制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视新闻
论述了基因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其自身存在的一系列基因技术隐患、生态风险、基因安全及基因决定论问题,并提出了基因技术面临的伦理道德问题、社会问题,主要有:基因疗法实施困难
龙亢桓氏乃汉魏晋时期最著名世家大族之一,尤其对东晋门阀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巨大。自东汉初期桓荣开始桓氏便形成以治儒学为主的家学渊源和以笃行儒教为核心的家风传统,东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用实践思维方式审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其内在逻辑表现为:实践过程决定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主体;实践主
目前国内生产中大多采用劳动密集型的人工研磨,人工研磨的力度大小不均匀,影响研磨质量,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受人为因素很大,稳定性差。漳州灿坤有限公司雇佣了大量的工人进行研
本文通过对比概念体系的结构,讨论因明与内明的关系。从因明关于认识来源的二分出发,考察因果性概念在两个系统中的地位,进而在因明的立场上由其认识理论划分出因明与内明之
目的证实家犬体内是否存在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混合感染。方法从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现场收购的30条牧羊犬,经麻醉后处死解剖,在1只雌性牧羊犬小肠内发现棘球绦
再审程序是对错误的生效判决进行纠正的程序,是一种特殊的法律救济程序。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都证明,不管一个国家的刑事诉讼程序设计得如何完善,还是会出现错误的生效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