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反应生物分子的活性功能,研究这种作用关系对进一步了解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urfan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SPRI)技术可以无标记、实时、高通量检测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本文简述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nce Plasmon Resonance,SPR)的发展过程与SPRI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数字全息技术与SPRI的理论基础,利用自组装数字全息显微成像装置对洋葱内层膜细胞进行了数字全息的实验研究,获得了其全息图像,并重构出样品的强度与相位图像。将数字全息与表面等离子共振相结合,自行组装了基于数字全息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装置,利用该装置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研究了0.2μl的去离子水在金膜上的蒸发过程,共得到202张全息图像,获得了水滴蒸发的强度和相位信息,实验结果与理论模拟大致相同,表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与该套自组装装置的稳定性;结合单分子膜技术制备生物芯片,进行了药物研究与免疫检测相关实验,在同一生物芯片上同时检测三个不同浓度生物样品的相互作用过程,检测了不同分子质量桃胶多糖(PGP-1、PGP-2)与半乳糖凝集素-3的相互作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衍生物(6KTP)与小鼠白蛋白、猴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得到了反应动力学参数,建立了标准曲线;检测了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通过此检测系统可以直观的看到aFGF抗原抗体是否发生免疫反应,在无需对样品进行标记的情况下,实时监测其免疫反应过程。本论文的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装置和方法简单可行,无需标记,所需样品量少,成本低,在高通量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