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社会以及公民所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随着“雾霾”的笼罩,如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党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凸显生态的特殊重要性。然而,都市生活中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有赖于技术的进步和制度的完善,更依托于都市居民生态意识的提升。本文以都市生活中居民生态意识培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展开了对此问题的研究。导论部分,主要阐释了文章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系统分析了目前国外及国内对生态意识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正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都市生活中培育居民生态意识的必要性。从城市生态化发展方向和快速城市化对居民生活带来的困扰谈起,通过分析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特点阐释现代都市生活需要居民生态意识的培育,继而,从理论的角度探析了培育居民生态意识,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从时代发展来说,建设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也需要每个都市居民具备生态意识并付诸生态实践。第二部分首先从词源学角度分析生态和生态意识的基本概念,进而在探究总结前人对生态意识定义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生态意识是以生态整体主义自然观为基础来理解和追求社会发展的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它立足于生态认知,规约着生态评价,外显于生态实践,是对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集中反映。新时期的居民生态意识培育,不仅要着眼于知识的掌握、国家环保政策的学习、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还要注重生态思维方式的培养、生态情感的养成、生态评价能力和生态实践能力的提升,是生态知识和生态价值观及生态行为的统一。并充分借鉴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我国古代先哲的生态智慧的有益成果,为我国都市居民生态意识培育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文献查阅和网络资源搜集,分析归纳了我国都市居民生态意识培育现状,如,都市居民重视环境问题但生态知识有待增进,具有环保意愿与生态参与度低并存,支持政府环境治理但对政府依赖性较强,了解基本国情却生态权利意识较弱,较为关心生态事件,但生态责任意识淡漠,能够正确认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等,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进而对其原因进行具体探究。第四部分,在把握生态意识培育内涵和分析我国居民生态意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都市居民生态意识培育的具体内容应包括生态科学认知培育、生态忧患意识培育、生态责任意识培育、生态权利意识培育和生态实践的养成,其中提升生态科学认知水平是起点,养成居民生态实践是生态意识培育的旨归。第五部分,针对我国目前生态意识培育的现状提出相应的策略。应强化政府的生态治理地位,加强生态意识培育法制建设,促进营利性企业及非盈利性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意识培育中的导向作用;同时,注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联动性,进行系统的生态意识教育,优化升级生态知识传播渠道,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全社会生态文化的生成,最终提升居民的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