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BIS反馈下的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在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能否提供合适的镇静水平,验证其在临床应用上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优越性。同时与开环输注方法相对比,探究两者的优劣点,为临床使用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方法:选取171名需要行择期全身麻醉的胸腹部手术患者,患者年龄在18-75岁之间。术前预期手术时间超过120min。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闭环靶控组(n=89)和开环靶控组(n=82)。所有患者均使用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的靶控模型分别为Marsh、Minto模型。诱导阶段:设定初始丙泊酚血浆靶控诱导浓度4μ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浓度为6ng/ml。闭环组BIS值低于75后开启闭环靶控系统(BIS目标值50),开环组麻醉医生根据经验调节丙泊酚靶控浓度将BIS值维持于40-60,两组均待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肌松药苯磺酸顺式阿曲库胺0.2mg/kg,肌松药给予后3min行气管插管。维持阶段:麻醉医生根据手术对肌松的需求情况每隔40-60min给一次予肌松药,给药剂量为0.1-0.2mg/kg。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舒芬太尼0.15-0.2μg/kg,术中闭环组自动调节丙泊酚浓度,开环组的丙泊酚浓度根据目标BIS值(40-60)由医生手动调整。术中两组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浓度维持6ng/ml不变。皮肤缝合结束,即刻停止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输注,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常规给予肌松拮抗,满足拔管指征后拔除气管导管。 手动记录麻醉前安静时、意识消失时、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1min、气管插管后3min、气管插管后5min时刻的平均动脉压、心率、BIS值及丙泊酚血浆浓度和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记录意识消失时间、诱导完成时间,以及诱导期间丙泊酚用量和瑞芬太尼用量。记录切皮时、手术开始后15min、手术开始后30min、手术开始后60min、手术开始后90min、手术开始后120min、手术结束时、意识恢复时、拔管时、拔管后5min时刻的平均动脉压、心率、BIS值及丙泊酚血浆浓度和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记录开环组调整丙泊酚浓度的时间及次数。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后随访的术中知晓发生率。术中知晓随访时间为术后24h(±8h)及术后第7天。记录闭环控制系统的效能评价指标(每例患者的相关参数均于输注系统的计算机内部统计结果获得),包括PE(执行百分误)、MDPE(执行百分误的中位数)、MDAPE(中值绝对性能误差)、GS评分(总体评分)。 结果:在麻醉全过程两组患者BIS值维持在40-60的时间百分比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闭环组为79.08%±8.14,高于开环组72.85%±7.91(P<0.001)。两组的GS值(总体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闭环组23.56±6.87低于开环组32.64±8.25(P<0.001)。两组丙泊酚的调整次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闭环组29.43±10.32次/h,高于开环组3.27±1.47次/h(P<0.001)。丙泊酚的使用剂量在麻醉全过程,诱导期间以及维持期间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次数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诱导及拔管时间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提供了充分的镇痛的胸腹部手术中,闭环麻醉系统能够提供稳定安全的麻醉。在维持理想的麻醉镇静深度方面优于开环手动输注,减少了麻醉医生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