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针刺对Ⅰ型超敏反应及Ⅳ型超敏反应Th1/Th2平衡机制影响研究。材料与方法:选SPF级8周龄雄性SD大鼠110只,适应性饲养一周后,根据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皮肤致敏反应模型正常对照组10只(NG),耳致敏反应模型对照组10只(RM),耳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10只(RY),耳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10只(RC),足致敏反应模型对照组10只(ZM),足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10只(ZY),足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10只(ZC),皮肤致敏反应模型对照组10只(PM),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10只(PY),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10只(PC)。另取10只小鼠正常饲养,制备抗卵蛋白血清。所有大鼠均给予常温饲养,常规进食,双蒸水。耳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RY),足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ZY),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10只(PY)给予氯雷他定0.2mg溶于1ml 0.9%氯化钠注射中灌胃,耳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RC),足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ZC),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PC)采用毫针(0.25mm×13mm)针刺大鼠曲池穴,血海穴,留针30分钟,针刺期间不给予补泻手法,不通电,每日1次,连续干预7天。7天后耳致敏反应模型对照组(RM),耳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RY),耳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RC)进行耳廓肿胀模型复制,足致敏反应模型对照组,足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足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进行鼠足肿胀模型复制,皮肤致敏反应模型对照组,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进行皮肤致敏模型复制,造模结束后,抽取大鼠动脉血,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gE水平,用打孔器取大鼠皮肤蓝斑处,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蓝斑吸光度计算蓝斑抑制率,采用打孔器取大鼠耳廓,计算耳廓肿胀度,采用浸润法计算大鼠足肿胀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肤,耳廓及鼠足IL-2,IL-4,IL-10及IFN-γ蛋白表达。结果:1.与皮肤致敏反应模型组比较,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血清IgE水平较低(P<0.05),与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比较,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血清IgE水平较低(P<0.05),耳廓致敏模型与足致敏模型血清IgE水平无差异(P>0.05)。2.与耳廓致敏模型对照组比较,耳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耳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耳廓肿胀度较低,肿胀度抑制率较高(P<0.05),与耳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比较,耳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耳廓肿胀度较低,肿胀度抑制率较高(P<0.05)。3.与足致敏反应模型对照组比较,足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足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足肿胀度较低(P<0.05),与足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比较,足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足肿胀度较低(P<0.05)。4.与耳致敏反应模型对照组(左)比较,耳致敏反应模型对照组(右),耳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耳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IL-4及IL-10水平降低,IL-2及IFN-γ水平升高(P<0.05),与耳致敏反应模型对照组(右)比较,耳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耳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IL-4及IL-10水平升高,IL-2及IFN-γ水平降低(P<0.05),与耳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比较,耳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IL-4及IL-10水平较高,IL-2及IFN-γ水平较低(P<0.05)。5.与足致敏反应模型对照组(左)比较,足致敏反应模型对照组(右)、足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足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IL-4及IL-10水平降低,IL-2及IFN-γ水平升高(P<0.05),与足致敏反应模型对照组比较,足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足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IL-4及IL-10水平升高,IL-2及IFN-γ水平降低(P<0.05),与足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比较,足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IL-4及IL-10水平较高,IL-2及IFN-γ水平较低(P<0.05)。6.与皮肤致敏反应模型正常对照组比较,皮肤致敏反应模型对照组、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IL-4及IL-10水平升高,IL-2及IFN-γ水平降低(P<0.05),与皮肤致敏反应模型对照组比较,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IL-4及IL-10水平降低,IL-2及IFN-γ水平升高(P<0.05),与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比较,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IL-4及IL-10水平较低,IL-2及IFN-γ水平较高(P<0.05)。7.与皮肤致敏反应模型正常对照组比较,皮肤致敏反应模型对照组、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蓝斑光密度水平升高,蓝斑抑制率水平较低(P<0.05),与皮肤致敏反应模型对照组比较,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蓝斑光密度水较低,蓝斑抑制率较高(P<0.05),与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阳性药组比较,皮肤致敏反应模型针刺组蓝斑光密度水较低,蓝斑抑制率较高(P<0.05)。结论:1.皮肤致敏反应属于Ⅰ型超敏反应,耳廓、足致敏反应属于Ⅳ型超敏反应,针刺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针刺能够降低Ⅰ型超敏反应Th2的分泌作用,能够降低Ⅳ型超敏反应Th1的分泌作用,维持Th1/Th2的平衡,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