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受美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文本作者对其作品的绝对权威的地位,由原来以作者为文学写作的中心转向为以读者的中心,强调读者对于作品价值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该理论认为接受是读者对作品本身进行的再创造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各种内涵,并且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也是只有被读者接受时才存在。译者作为原作与目的语言读者之间的传递媒介,在对原文本进行翻译时既要忠于原文的涵义,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作品进行适当的二次加工,以便作品能更好的被本国读者接受。由于译者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翻译经验的不同,在接受美学理论的影响下,译者的翻译手法、语言风格和审美标准等也都不尽相同,故译本也各有不同。《人性的枷锁》是英国19世纪的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所著的半自传体的长篇小说。从它发表为人们所知以来,就以其的独特之处而饱受好评,至今依然广为世界各国读者阅读。本文将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据,以黄水乞译的《人性的枷锁》和张乐译的《人性的枷锁》为研究对象,并运用姚斯的期待视野和伊瑟尔的召唤结构对两个文本进行对比研究。运用文本细读、比较分析的方法并结合自己的期待视野,从五个方面探讨译者的主体性。第一,从人物性格着手,探讨译者作为原作品的第一读者时,自身的期待视野对同一人物的性格和译本产生的影响。第二,对翻译策略进行比较分析,从译者采取翻译策略的不同来分析译者的主体性。第三,从语言风格出发,根据译本所体现出两位译者各自的译体风格,得出其译本更受哪部分读者的欢迎。第四,以文化为落脚点,通过译者对译本的翻译用词选取中国化,还是保留原作品国用语的对比分析,从侧面得出译者翻译的文化倾向。第五,从审美意图出发,接受美学强调文本对读者审美水平的提高作用,通过对原文本和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译者是如何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传递原文的审美意图的同时,对原文进行适当的策略改写使译文更有文学性,进而提高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