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采用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剂(11C-CFT)和D2受体(11C-RAC)显像剂观察中药姜黄素对帕金森(PD)大鼠的治疗效果,以探讨姜黄素对PD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1偏侧PD模型制备: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采用动物实验用脑立体定位仪,用两点单侧注射法将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至大鼠黑质致密部(SNc),其中20只大鼠注射生理盐水做为空白对照组。 2行为学测试:术后两周,在安静环境下,将实验大鼠放在平底锅内,腹腔注射阿朴吗啡(APO)(0.5mg/kg)诱发大鼠的旋转行为,注药后约5min,大鼠多以左侧后肢为支撑点,原地转动,首尾相接。待大鼠旋转平稳,开始观察并记录大鼠旋转次数,计数30min内旋转圈数(总转数≥210r/30min),平均旋转圈数≥7r/min者视为完全成功模型。生理对照组大鼠无任何旋转行为。 3实验分组:将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和经APO诱导筛选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组,每组各18只。姜黄素组大鼠每天在同一时间点用姜黄素(剂量100mg/kg)灌胃1次/d,连续8周,另两组大鼠每天在同一时间点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 4实验研究 (1)Micro PET/CT显像:将APO诱导筛选成功的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3-4 mCi的11C-CFT,30min后,按5ml/kg体重腹腔注射质量分数为10%的水合氯醛进行麻醉,然后按大鼠注射的先后顺序分别行Micro PET/CT显像,扫描黑质位置20分钟。以同样的方法行11C-RAC显像,观察大鼠摄取显像剂的情况,分别勾画双侧纹状体、小脑部位的感兴趣区,并测量其放射性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2)氧化应激实验室检查:取各组大鼠各6只,麻醉后将大鼠断头处死,轻轻剥离出毁损侧脑组织,用精密电子天平称重,用冰冷的匀浆液制成10%的匀浆,-80℃冰箱保存。待测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SH-PX)及丙二醛(MDA)含量多少,将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3)病理学检查:取各组大鼠各6只,完整的剥离出大鼠的中脑组织(含黑质、纹状体),用4%多聚甲醛固定,24小时后,石蜡包埋,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各组黑质区的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细胞数量,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4)高效液相色谱检查:取各组大鼠各6只,在冰盘上分离出双侧黑质和纹状体,将组织样品进行预处理,放在-80℃冰箱保存。根据峰值面积计算其测定值,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Micro PET/CT显像:姜黄素治疗8w结束后第二天,各组大鼠均行11C-CFT显像,显像结果示: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较术后无明显变化,仍表现为右侧基底节区放射性分布对称,感兴趣区(ROI)计数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右侧基底节区放射性计数较术后有所增加;姜黄素组大鼠右侧纹状体区摄取较前明显增加,ROI计数有明显升高。 2氧化应激结果:生理盐水组和模型组比较,模型组大鼠GSH-PX、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两个组别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姜黄素组和模型组大鼠比较,姜黄素组大鼠GSH-PX、SOD活性升高,MDA含量有所下降,较生理盐水对照组GSH-PX、SOD活性下降,MDA含量有所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两个组别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3病理学结果:将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黑质区的T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数目缺失了约71%,有明显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组与模型组相比,TH阳性细胞数目明显高于PD模型组(P<0.05),但仍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TH阳性细胞数目(P<0.05)。 4高效液相色谱检查:模型组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神经元(DA)的含量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姜黄素组DA含量较PD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其含量仍低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 Micro PET/CT显像:多巴胺转运蛋白和受体显像有效的评估了神经元的损失程度,可用于PD早期诊断,也可用于检测药物的疗效,本实验利用勾画感兴趣区ROI计数来监测姜黄素对PD疾病的治疗效果。证明多巴胺转运蛋白和受体显像可用于监测PD疾病的优势。 2氧化应激、免疫组化、高效液相色谱三种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均表明姜黄素组大鼠的各项指标均较模型组大鼠有明显好转,表明姜黄素对PD大鼠治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