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腹腔化疗开始应用于卵巢癌的治疗。到目前为止,腹腔化疗在卵巢癌治疗上应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有不少研究证明腹腔化疗可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期,但是因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而未获广泛接受,对其是否能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仍有不少争论。有学者质疑从腹腔化疗所获得的生存期上的益处是建立在毒性反应的增加和生活质量下降的基础上。近年来由于许多临床试验所采用的腹腔化疗顺伯剂量比静脉用药大,导致化疗相关全身毒性反应明显增加,容易误导人们对腹腔化疗的认识。【目的】探讨腹腔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的化疗相关全身毒性反应,为正确认识腹腔化疗提供统计学依据,为腹腔化疗方案的进一步改善提供参考。【资料和方法】收集国内外所有关于晚期卵巢腹腔化疗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章,并分别进行评价、提取、剔除/引用,最后按照<1>IP组顺伯用量大于Ⅳ组<2>IP组顺伯用量等于Ⅳ组将六篇文章分为两类,分别对毒性反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6篇文献,1692例病例被纳入。提取数据后,运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如下:<1>IP组顺伯用量大于Ⅳ组时,IP组比Ⅳ组:白细胞减少RR 1.21,95%CI[1.11,1.32],P<0.0001;血小板减少RR2.46,95%CI[1.22,4.99],P=0.01(<0.05);胃肠不适RR 1.85,95%CI[1.50,2.28],P<0.00001;贫血RR 0.65,95%CI[0.29,1.47],P=0.30(>0.1);肾毒性RR3.04,95%CI[1.38,6.69],P=0.006(<0.05);神经毒性RR 1.92,95%CI[1.26,2.92],P=0.003(<0.05)。<2>IP组顺伯用量等于Ⅳ组时,IP组比Ⅳ组:白细胞减少RR 0.84,95%CI[0.69,1.01],P=0.06,(>0.05);血小板减少RR 0.85,95%CI[0.49,1.48],P=0.56(>0.1);贫血RR 1.07,95%CI[0.80,1.42],P=0.66(>0.1);神经毒性RR 0.55,95%CI[0.35,0.84],P=0.006(<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顺伯剂量相等的情况下,腹腔化疗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的发生率均与静脉化疗组无统计学差异,并且值得注意的是IP组神经毒性的发病率比Ⅳ组明显降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在IP组顺伯用量大于Ⅳ组时,除贫血在两组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种毒性反应的发生率腹腔化疗组均比静脉化疗组高,其中神经毒性、肾毒性发病风险增大最为明显。本研究提示,在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中,腹腔化疗用药途径本身并不会带来化疗相关全身毒性反应发生率的增加,还可能降低部分全身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既往临床试验中腹腔化疗全身毒性反应增加是由于腹腔用药剂量高于静脉用药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