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曲线梁桥能够很好的适应地形环境、实现各向交通的互通互达,同时线条流畅、明快,具有律动感,因此在城市立体交通和高等级公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以箱梁桥为主。由于曲线梁桥的受力和变形特点与直线梁桥相差较大,但设计和施工中对此认识不到位,以致全国各地曲线梁桥出现了一些病害,归结起来有:梁体整体的平面位移;梁体外侧翻转倾覆;下部墩柱失稳造成的上部梁体坍塌,这些事故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和经济损失。这些现象均属于曲线梁桥的整体稳定性问题,因此设计中如何提高曲线梁桥的整体稳定性,避免桥梁结构稳定性的先天不足,则显得至关重要。论文从曲线梁桥的稳定性几何设计、抗倾覆设计、支承体系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尤其是对支承体系设计问题,论文运用MIDAS计算软件进行数值建模分析,从梁体平面约束支承、梁体抗扭支承、墩梁固结设计三个方面分三个专章进行了研究,即论文的第四、五、六章内容。曲线梁桥径向位移的产生一部是由于纯平面力(整体温度、混凝土收缩、离心力、制动力)的作用;另一部分则是由于梁体扭矩变形而引起的径向位移。梁体受到的横向约束刚度越大,梁体在平面作用力下产生的径向位移值越小,但同时约束支座的径向支反力也越大,因此设计中应根据具体的情况综合考虑,一般而言墩梁固结的横向刚度大于固定支座的横向刚度。曲线梁桥切向位移约束不宜太强,否则梁体在整体温度、混凝土收缩等作用下,将产生平面反拱,增大径向位移。设置抗扭支座的位置将产生很大的扭矩内力,从而调整梁体的扭矩分布,墩梁固结较抗扭双支座调整扭矩的作用明显。对于独柱墩采用预设支点偏心方式可调整扭矩分布,附加反向扭矩与偏心值成线性关系,在中、边墩同时进行偏心,将加强扭矩调整的程度,基本上是仅偏心中墩时调整扭矩值的2倍。当曲率较大时,预设支承偏心不能完全消除内侧支座受拉的状态,此时则应调整抗扭支座间距,避免脱空。采用墩梁固结方式可以调节梁体扭矩分布,避免出现支座脱空。但是墩梁固结使曲线梁桥形成了一个小刚构结构体系,墩和梁协同受力和变形。随着墩高的降低,线刚度的增加,除制动力和离心力外,墩顶其余荷载效应也在增加,特别是墩顶纵桥向弯矩My值影响较大,轴向力N影响可忽略不计。当墩高不变,随着固结墩个数的增加,墩顶轴力和横桥向弯矩变化不大,纵桥向弯矩的增加较多,除制动力荷载外,其他荷载产生的My值随着固结个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墩梁固结设计时,应综合曲线桥梁上下部结构受力综合考虑,权衡利弊。当墩高矮小于5-10m,线刚度较大时,固结的墩应越少,同时避免对联长较长的边墩进行对称性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