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作为我国古代杰出的绘画批评家,其绘画批评理论在古代绘画理论史上具有非常重要之地位,因而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苏轼绘画批评理论的研究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对苏轼绘画批评画类文献及所用文体的整理与分析。苏轼评论了魏晋至北宋中期几十位画家及其作品,撰写了一百多篇绘画批评文献。所评画类几乎包括当时所有画科,涉及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及宗教画等。其中人物画批评文献二十二篇,山水画批评文献二十七篇,花鸟画批评文献七十五篇,宗教画批评文献三十四篇。苏轼在展开绘画批评时,使用了多种文体,包括论画诗、画赞文、序跋文及记文。苏轼在这些批评文献中,提出了大量的理论观点。第二,对苏轼绘画批评标准的分析。任何批评都有一定的批评标准,依据一定的标准,批评才能展开。苏轼提出的批评标准主要包括“传神”、形真、“妙在画外”等方面。“传神”既是苏轼的绘画创作原则、审美理想,也是绘画批评的重要标准。这一标准主要体现在“得其意思所在”、“笔略到而意已具”、“神藏于形”等方面。苏轼认为绘画不仅在意境上要有“意思”,即“神”,在笔墨技巧上还要做到“笔略”,以及“神”要“藏”之于“形”,在形似的基础上得其神似。苏轼强调了在绘画作品中“神”、“笔”、“形”三者紧密相连的重要性。形真作为苏轼的绘画批评标准,主要包括“真放本精微”、“似犹可贵”、“随物赋形”等观点。形真是一种艺术上的真实,一方面,苏轼主张绘画应是对客观对象的真实描绘,所画对象应当符合事实逻辑和常理,从细节到整体都具备的高度真实;另一方面,苏轼对形真的要求不只是细节上逼真的描绘,还包括整体上的形真。“妙在画外”这一批评标准主要包括“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得之笔墨之外”等内容。第三,对苏轼绘画批评方法的探索。苏轼的绘画批评方法主要有四,一是以画解画——以绘画作品为本的批评,二是“识兼诸家”——比较批评,三是“比喻”“拟人”——意象批评,四是用典。以绘画作品为本的批评是立足于绘画作品本身的一种批评方法。比较批评既包括将不同画家、不同绘画种类以及技巧、风格、成就、意境等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也包括对不同时代绘画的纵向比较,以此将绘画作品各自的特征体现出来。意象批评是指以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理念,以揭示艺术作品的特质和作者的风格所在。用典即以典评画,主要是指引用过去的有关史实或者是有来历出处的词语佳句进行绘画批评,以此来表达批评者对绘画作品的观点和态度。这些批评方法的运用,不仅使苏轼在阐释其绘画思想与观点的同时增加了更丰富的审美趣味,也使得其绘画批评理论具有浓郁的艺术性和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