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赵树理的个人创作放在解放区文学的历史背景下,探讨作家个体在历史变革中的命运起伏,并以此为基点考究以“赵树理方向”为代表的解放区文学的发展足迹。针对文学史教程中对“赵树理方向"这一文学概念发生时的历史复杂性的遮蔽,以及对“赵树理方向”出现的必然性叙述,以史料为佐证,力图还原“赵树理方向"这一概念生产过程的真实面貌。通过对1943年和1946年两个年份赵树理及“赵树理方向”不同境遇的分析,从中看出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种可能性,并借助福柯的理论,探讨“赵树理方向"构建过程中的文学生产机制。赵树理的创作曾引领解放区文学及当代文学写作的潮流,被树立为“赵树理方向”,对“赵树理方向”形成过程的探讨,也即既探究“赵树理方向"的被推崇过程,又探究这推崇背后被压制的种种真实状况,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看清这一段复杂的历史。作者以为,在解放区文学至当代文学前二十七年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每一个作家都不复成为独立的创作主体,而具有了特定的历史含义。解释这些个体的历史含义,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一段文学史的形成,促使我们以“史”的眼光去看待历史事物。本文的论述将从六个方面展开。第一章对“赵树理方向”这一概念的言说做一个发生学研究的回溯。即讲述“赵树理方向”概念的沉浮史,历史虽不可还原,对历史现象的所有解释都和解释者对历史的理解相关。第二章探究解放区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当时复杂语境的分析,阐释当时的文艺制度的所谓“一体化”构想只是一个方向,其中充满了弹性。这正是“赵树理方向”及对它的阐述发生的背景。第三章通过史料分析,力图还原处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背景下的1943年的复杂情况。通过对赵树理在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小二黑结婚》为代表的赵树理作品发表历程的分析,说明历史选择赵树理作为文艺发展方向的“偶然性”。第四章通过对1946年史料及赵树理独特身份的分析,探究历史之所以选择赵树理,并将之树立为“方向"的“必然性”,并说明“赵树理方向”被构建的过程。第五章通过对当时的文学制度及报刊杂志评论文章的分析,从“文学体制的规划”和“评论文章的使用"两方面探讨“赵树理方向”构建过程中体现出的文学生产机制。第六章分析“赵树理方向”被树立之后经历的波折,探究在“赵树理方向”构建过程中便存在的内在矛盾。结语部分将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放置在文学史写作的大背景下,探讨在分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种种失误与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