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加速融入全球化经济,以及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对外交流中的各个方面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中餐菜单翻译也不例外。奥运期间,政府部门专门出台了《中文菜单英文译法》,旨在解决菜单翻译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即译名的不统一与不规范。进而方便各国运动员和游客在中国就餐。
近年来,学界对于菜单翻译的研究也逐渐升温。针对菜单翻译的研究无论是在质的方面还是量的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提升。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研究大多数重视菜单中的文化方面,并着眼于中国文化特色方面的保留。然而对于文化方面的过多强调并不能完全适合于新时期下的菜单翻译。特别是对菜单翻译的实用性方面关注较少。对于《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也缺乏令人信服的解答。
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本文以德国功能派的核心翻译理论——目的沦为视角,重点考察菜单翻译中的实用性方面。本研究选取《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作为语料,依据纽马克对于文本功能的分类,结合语料的特点,从信息与使役两种功能出发对这些菜名进行分析。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的核心理论,由德国翻译家弗米尔提出。目的论以“目的决定手段”为基础,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在实践中,翻译的目的体现在文本预定功能的实现上。通过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中菜名的预定功能,即信息功能和使役功能,进行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作为菜名翻译的一种解读视角,目的论是可行的。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语料中菜名翻译中所使用的翻译技巧与策略,进而为菜单翻译或类似的应用型文本翻译提供启示。此外,通过上述翻译技巧与策略的使用,《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中的菜名在翻译过程中文化方面并没有得到突显。文章得出之所以使用这些翻译技巧与策略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目标读者、预期使用时间及地点,使得翻译过程中菜单的信息功能得到强化,同时使役功能也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奥运会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即宣传中国,使得具有传统中国特色的菜名(主要体现在主食与小吃)的翻译采用音译,从而最大限度的保留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