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氰化物、亚铁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荧光成像应用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氰化物是一种剧毒试剂,极少量便可以致人死亡。然而,氰化物又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在冶金、电镀、合成纤维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每年世界各地氰化物的产量高达15万吨,工业生产所排放含有氰化物的废液将会污染环境,对人类及动物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威胁。此外,在部分食物中也可能存在着氰化物,如果长期大量摄入含有氰化物的食物也会导致氰化物中毒。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检测环境中以及生物样品中氰化物的荧光探针。在生物体内,铁元素是最常见的元素之一。研究表明,生物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铁元素参与了多种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比如氧气运输,电子转移,酶的活性,DNA的合成等。一些重大疾病的早期症状通常会表现出铁离子浓度的异常,而细胞中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亚铁离子,通过检测亚铁离子的含量,可以反映细胞内铁元素的含量,能够及早发现身体的异常情况。因此,开发出实时监测生物细胞内亚铁离子的荧光探针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在本论文中分别设计并开发出了检测氰化物及亚铁离子的荧光探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基于分子内电子转移(ICT)机理的氰化物比率型荧光探针的研究。探针以香豆素荧光染料为荧光团,缺电子共轭双键为氰化物的专一性识别基团。该探针与90μM的氰化物作用后,荧光发射波长从570 nm红移到608 nm,同时荧光强度比率值从0.52156增长为4.21472,检测下限为0.24μM,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饮用水中的氰化物浓度。探针对氰化物的检测具有优良的选择性,不受其他常见的阴离子的干扰。最后,探针成功应用于自然水样品以及活细胞中的氰化物的检测。二、基于香豆素荧光染料的亚铁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该探针以香豆素荧光染料为荧光团,C=N键为探针的荧光调节基团。与亚铁离子作用之前,该探针由于C=N的旋转和异构化作用,自身几乎没有荧光。然而,与亚铁离子作用后,探针分子发生亚铁离子协助的环化反应,从而抑制了C=N键的旋转和异构化作用,使探针产生荧光增强响应。光谱实验研究表明,探针与亚铁离子作用后在452 nm处产生强烈的荧光。并且,探针与亚铁离子的作用能够在两分钟之内完成。同时,探针对亚铁离子的识别具有高度选择性和灵敏度,其检测下限为45 nM。最后,探针成功的应用于检测生物细胞内自身存在的亚铁离子。
其他文献
以甘油和丙酮为初始原料,采用基团保护法分三步合成肉豆蔻酸单甘油酯,并对工艺进行优化。缩合反应最优化工艺为:以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石油醚30~60为带水剂,n甘油∶n丙酮=1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分期论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治疗前后血清TSLP、IL-13、IL-33、IgE的变化,试图探析CVA发病与Th1/Th2免疫失衡的相关性,及了解中
本文首先通过行业权威数据,分析了国内外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说明了风电机组大型化的趋势,指出了这种情况下进行疲劳载荷分析评估以及降载优化的迫切需要。接着简要介绍
肝素是一类结构异常复杂、相对分子质量不均一的硫酸化糖胺聚糖,具有很强的抗凝血活性,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手术过程的抗凝以及预防和治疗血栓,至今已经有超过50年的历史。除了
契诃夫多幕剧创作完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然而其主题意蕴、戏剧结构和艺术风格都对半个多世纪后西方兴起的荒诞派戏剧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有利于我们加
目的制备Pro-IL-18BP-N末端多肽抗体,应用此抗体检测原发性肝癌、癌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正常肝脏组织中IL-18BP的蛋白表达;检测同期原发性肝癌、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正> 丰中子核18N具有很大的β衰变能(Qβ=13.899 MeV)、其中子分离能为Qη=8.044MeV,主要通过β缓发γ、β缓发中子、β缓发α等方式进行衰变。通过研究β缓发中子发射可得
会议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通信对偏远地区的逐渐覆盖,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基站;在基站的狭小环境中,设备需要全天候的工作,这样将会产生大量热量,基站设备工作在过高温度下,其使用寿命也将会大大缩短。传统的空调降温系统在全天候工作中会耗费大量电能,有悖于当代绿色发展的进程,而在一些全年温度不会过高的城市完全可使用风机代替传统的空调降温系统,减少电能的使用。而老式风机降温系统,功能单一,通过测量温度开启
本文研究两类非线性方程的孤立子及怪波,首先对一类(2+1)维Kadomtsev-Petviashvili(KP)方程运用同宿呼吸子极限法得到有理解及怪波解,然后讨论了一类具非线性阻尼项的Schrodi
本文以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并提出相关对策,为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