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能力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fhv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基础教育对具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高学历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此,国家审时度势,提出了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立根之本。当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说要撇开理论知识,全日制教育硕士同样需要一定的理论积累。理论知识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依据,可以为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开展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联系基础教育的实践课程的开设,培养理论用之于实践的能力。因此,要提高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就必须通过基于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来实现。本论文主要关注第一学年理论课程学习阶段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培养。本论文以部分全日制教育硕士作为调查对象,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实施者等方面对当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实证调查。对部分全日制教育硕士导师及任课教师、部分已毕业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进行了访谈。此外,还对部分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文本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存在课程内容偏学术化、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实施方式单一、课程评价欠科学、课程实施者多为学术型教师等一系列问题。针对目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不足,本论文通过分析相关政策文件及《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借鉴国外相关、相似学位的成功经验,希图提出构建基于实践能力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设想:全面的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灵活的课程实施方式、合适的课程实施者和多元的课程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使之得以顺利实施。
其他文献
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这是由它的重要性和现实性所决定的。因此,对于提高高校学
乡镇政府信息化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彭阳县孟塬乡抢抓机遇,大力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提速增效。其思路和做法对于
以2009~2016年自愿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自愿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显著提高自愿
中国高校行政化问题严重,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去行政化是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校的“去行政化”改革是一项系统性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保障体系中的核心环节。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
责任意识不仅经常出现在教育理论研究领域,而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如果说,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使责任意识教育成为永恒,那么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责任意识缺失现状则
目的:探究清热凉血化瘀法对上肢骨折围术期TNF-α和IL-6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03月至2016年03月入我院诊断为上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共6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评价短程化疗方案治疗初次复发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213例初次复发涂阳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
进入21世纪之后,现代大学功能不断发展,大学越来越重视知识的应用,成为国家应用研究领域尤其是高新技术研究领域的主力军。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需求,国内外建设大学科技研究院的
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是体现对国家未来的衡量,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国家的发展关键是人才,社会的进步核心是教育。然而现代的高校教育依然存在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