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这几年的不断研究开发,在产品质量、品种、产量上合成革产品都得到了飞速的增长。人们对于合成革的期望越来越高,希望其性能接近天然皮革,甚至超越天然皮革。海岛纤维合成革的加工横跨了四个产业领域及相关专业技术,即海岛超细短纤维生产技术、海岛超细短纤维非织造基布生产技术、海岛超细纤维合成革生产技术和超细纤维合成革染整后加工技术,这些技术为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论文借助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织物强力仪等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结构、力学、透气、孔径和过滤等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主要对海岛纤维贝斯革聚氨酯开纤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探讨了用于革基布的物理性能,开纤工艺与海岛型超细纤维合成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并分析探讨了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实验表明,海岛超细短纤维的初纤维直径在21.67μm左右,开纤后纤维直径在3.5μm左右,开纤后纤维束直径在20-30μm内;针刺非织造布内的海岛型超细短纤维纤维弯曲刚度较低,基本呈弯曲状,分布均匀性较好,纤维与纤维间、纤维与基材间相互缠结多,而被刺针刺断纤维数量较少,出现了可能由加工处理中的机械开纤造成的部分超细纤维的开纤;浸胶后PU很好的填补了纤维间的空隙,开纤后纤维束呈发散状态。对超细纤维针刺非织造布和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浸胶后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纵、横向断裂强力显著增加,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横向断裂强力是超细纤维针刺非织造布的2倍,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纵向断裂强力是超细纤维针刺非织造布的2.6倍;浸胶后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纵横向撕裂强力降低。选取失重率、经纬向撕裂强力和织物压缩回弹性作为因变量,以处理时间、碱溶液溶度和处理温度为自变量,通过极差分析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30g/L,85℃,10min。对处理后海岛型超纤革的结构与形貌、撕裂强力和压缩弹性的研究表明,撕裂强力随开纤程度提升而上升,压缩弹性随开纤程度提升而降低。结合超纤革基布微观结构与形貌分析上述变化发现,开纤后超细纤维束内的单根超细纤维间的抱合和摩擦力的改变是主要原因。根据前人的压缩曲线分段理论,详尽的研究了超纤革基布压缩曲线各个阶段的分界线以及各个阶段中形变与压缩比功的变化,又将各个阶段的变化与失重率相关联,从微观结构和宏观应力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超纤革基布表里开纤程度的不一,内部初纤维在海组分溶解后的分散以及对超纤革基布内部微孔的填充和PA6超细纤维束的易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