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对国内一些中小型水解装置运行状况的追踪调查、实际运行情况的测试,发现由于设计工作过于依赖经验,使一些装置在运行中处理能力与设计能力相差较大。尤其是布水装置的设计,由于缺乏定量实验的指导(无论是定性的或半定量的),甚至连定性结果的区域边界也不十分清晰和一致,因而导致所设计的装置运行存在不稳定性,问题可以归纳成下面几方面: 1、布水口的动力消耗与布水均匀性(布水面积)之间的关系; 2、布水所需动力与活性污泥运动状况之间的关系; 3、布水所需动力与控制水解工艺的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过程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希望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本研究实验目的:采用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水解池运行状态,厌(兼)氧活性污泥的物理运动过程,以及物理运动状态与生物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以便能采用较简单的方法预测水力负荷对系统污泥存留状态以及工作状态的影响,为上流式水解装置的水力设计提供定量的依据。 研究方法: 1、采用流体力学动力学方法研究连续流状态下,对应于不同的水力负荷(以HRT表示),活性污泥膨胀特点。 2、研究特定水力学条件下,生化反应指标与水力负荷之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 1、污泥在不同上升流速下的膨胀实验(研究上升流速、布水管口流速及布水管离反应器底距离对污泥膨胀的影响); 2、水解池重新启动时所需的动力条件; 3、淀粉水解的静态和动态实验(研究淀粉吸附水解过程及水解作用与水力负荷间关系)。 主要结论: 1、随着流速的增加,相应条件下卷吸流量增加,并且卷吸流量是相应高度柱体积的4一7.7倍。 2、卷吸范围随孔口与底板的即离增加而增加。在研究的条件下,与射流的速度没有显著的关系。 3、卷吸流量与孔口距底的趾离相关,距离越大,卷吸的流量越大,但是在距离达到10倍管径以上时,由于径向速度迅速降低,卷吸的实际作用己不具有意义。 4、布水管口径lmm情况下.此时雷诺数在4000一7600左右,呈湍动状态。具有较好的出口流速和冲刷能力。距底面在40mm以上时 (}七Dn>40),自由射流的搅拌件用表现得比较充分,因此在实际生产装置中,恰当地确定孔口与底习距离更重要。 5、管出口流体力学的主要参数是雷诺数,分散污泥的基本条件是管出口的雷诺数处于湍流状态,雷诺数大于5000后污泥流动状态更稳定。 6、管出口距底面的高度同样影啊污泥分散状况。在污泥沉降48小时以上时,实验条件下,距底高度在4一6cm(40一60倍管径),即能满足分散污泥的需要。此时特延标志的流体力学参数是轴向最大速度(或中心最大速度),到达底面时该速度在0.45一0.65创sec之间。 7、静态实验中,淀粉浓度随盯间变化过程表示为吸附速度过程,拟合的一级反应方程系数为k=一。.0049,相关系数二0.971。 8、根据淀粉静态及动态实验数据,作者提出新的负荷参数—淀粉量/污泥层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