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祭祀活动起源于上古时代却流传至今,寺庙作为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亦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但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直至新中国成立再到当今,寺庙数量骤减,这不仅跟历史国情有关,也跟人类意识形态有关。在经济高速发展之下,古城的格局往往阻碍一座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人类肆无忌惮的销毁各种古建筑,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在经济高增长率的“完美”光环下,流失的却是古代建筑和文化的精髓。本文以古代祭祀建筑中的后土庙为研究对象,从后土文化、后土建筑的分布及空间特点、后土建筑的价值与保护这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力求得出后土建筑的布局规律,并展望其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后土文化起源于土地崇拜,久而久之,后土发展成为人格神。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拟在黄河岸边修建后土庙,此后,后土神祇由坛祭改为庙祭,并延续至今。从西汉汉武帝亲自祭祀汾阴后土祠开始,后土被正式列为皇家祭祀,经历千年之久,直至北宋宋真宗最后一次祭祀汾阴后土祠,后土才逐渐淡出皇家祭祀的历史舞台,转而变为民间祭祀。宋代道教系统吸纳后土神祇,并奉为“四御”之一,从此,后土被赋予了广阔的权利:山川、河流、大地甚至阴间均在她的管辖范围内。宋以后,后土的形象逐渐固定,并深入到百姓当中,成为百姓最为追捧的神祇之一。后土建筑受后土文化的影响,在皇家祭祀时期,建筑型制及规模均为当时最高等级,现存于万荣后土祠的《宋代后土祠庙貌图碑》便可窥一斑。宋代以后的后土建筑由于趋向民间祭祀,其型制和规模均有降级,以现存的后土庙宇来看,基本以一进院和两进院为主,院落空间也有规律可循,均按“礼制”思想布局,主轴线上的建筑物依次为山门、戏台、献殿、大殿,其余的附属建筑均以对称形式布置。山西境内现存的后土建筑数量不多,80%集中在运城和临汾地区,这是因为万荣是后土信仰的中心。现存后土建筑中,有6处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即便如此,还有好多有价值丰富的后土建筑没有受到保护,相关部门应给予适当的重视。关于后土庙的保护,笔者在论文最后章节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对某些地方政府的保护措施不敢苟同。同时也提出观点:只有不断发展后土文化,后土建筑才能长久的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