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GEP-NETs)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肿瘤内镜表现、肿瘤病理表现、肿瘤相关淋巴管密度,归纳总结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发病特点以期提高该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并初步筛选出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相关危险因素,为该类肿瘤转移的临床早期预警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124例确诊为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标本来自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根据WH02010年制定的胃肠道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期标准(包括胃、小肠、胰腺、阑尾、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肝神经内分泌肿瘤参照肝脏其他肿瘤的TNM分期),将0、Ⅰ期定义为未转移组,将Ⅱ、Ⅲ、Ⅳ期定义为转移组。统计软件SPSS17.0分别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肿瘤内镜表现、肿瘤病理表现、肿瘤相关淋巴管密度与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的关系。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124例所纳入研究对象中,男性84例,女性40例,中位年龄49岁(49.26±13.31岁),非特异性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前三位分别是腹痛(80例,64.51%)、大便性状改变(49例,39.52%),黑便或大便带血(27例,21.77%),最常见发生部位前三位是直肠(73例,58.9%)、胃(17例,13.7%)、小肠(12例,9.7%)。经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性别(P>0.05),不同年龄层(P>0.05),腹痛(P>0.05),不同肿瘤发生部位(P>0.05)与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而卡方检验提示大便性状改变(P<0.05),黑便或大便带血(P<0.05)与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的发生相关,但Logistic回归分析认为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2.肿瘤内镜表现:124例研究对象中,肿瘤直径最大17cm,最小0.2cm,16例(直肠5例,结肠、胃、小肠各3例,肝、胰各1例)为多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其中12例为未转移组,4例为转移组。经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大小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的单发或多发与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肿瘤病理:124例研究对象中,噬铬粒蛋白(ChromograninA,CgA)阳性68例,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阳性98例,经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CgA(P>0.05)、Syn (P>0.05)与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4.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在判断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上的作用:(1)瘤周淋巴管(peritumoral lymphatics)多呈圆形或扩张,瘤内淋巴管(intratumoral lymphatics)多闭锁或扁平;(2)淋巴管密度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认为淋巴管密度在转移组与未转移组(P>0.05)的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Logistic回归认为两组之间淋巴管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统计学方法均认为瘤周淋巴管密度在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瘤内淋巴管密度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ROC曲线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瘤周淋巴管密度预测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的精确性分别是0.708和0.702,总淋巴管密度、大便性状改变、黑便或便血、年龄预测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的精确性分别0.635、0.667、0.600、0.616。结论:1.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最常见发病年龄40-60岁,腹痛、大便性状改变、黑便或便血是其最常见症状。年龄、大便性状改变、黑便或便血是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的危险因素;2.肿瘤大小以及瘤周淋巴管密度是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的危险因素,其值越大,转移风险越大。大便性状改变、黑便或便血、年龄以及总淋巴管密度作为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的危险因素预测其转移的价值不如肿瘤大小、瘤周淋巴管密度;3.肿瘤淋巴管密度变化提示在该肿瘤转移过程中可能有淋巴管的新生,瘤周淋巴管的新生可能是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