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LR4/NF-κB/HIF-1α通路探讨白藜芦醇抑制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的机制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eng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RAW264.7源性巨噬细胞M1表型极化模型,评价白藜芦醇(Res)抑制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建立LPS+IFN-γ诱导RAW264.7源性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模型,评价Res药效利用LPS+IFN-γ联合诱导RAW264.7源性巨噬细胞,使其极化成M1表型巨噬细胞模型,形态学观察对照组与模型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与模型组M1型巨噬细胞表型标记物CD11c+表达情况进行模型鉴定。在造模成功的前提下Res进行药物干预。CCK8、LDH流出实验评价药物剂量毒性;形态学观察各实验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巨噬细胞表型标记物CD11c+表达;RT-q PCR检测M1表型巨噬细胞分泌的促炎性因子(IL-1β、TNF-α、IL-6)m RNA表达;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M1表型巨噬细胞分泌的促炎性因子IL-1β、TNF-α、IL-6的含量;NO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M1表型巨噬细胞分泌的NO的含量。2.机制分析与验证利用RT-q 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TLR4/NF-κB/HIF-1α通路上的相关因子m RNA及蛋白的表达研究机制;加入HIF-1α激动剂(Co Cl2),重复检测实验一中指标,对比分析Res组与Res+Co Cl2组的差异。明确Res抑制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与HIF-1α相关。结果1.Res对LPS+IFN-γ诱导RAW264.7源性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的药效评价(1)光镜下观察RAW264.7源性巨噬细胞形态上的变化:未激活的巨噬细胞小且圆,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部分细胞仍呈圆形,但体积增大而饱满,胞质增多,符合M1表型巨噬细胞特征,表明本实验选用的造模方法可行;Res干预组较模型组小而圆的巨噬细胞数量增多;(2)模型组M1型巨噬细胞表型标记物CD11c+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1),表明本实验选用的造模方法可行;经不同浓度的Res干预后,M1型巨噬细胞表型标记物CD11c+表达量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表现出一定的药物浓度依赖性,以Res高浓度组效果最佳(P<0.01);(3)模型组M1表型分泌的IL-1β、IL-6、TNF-α的m 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1);经不同浓度Res干预后,IL-1β、IL-6、TNF-α的m RNA表达量较模型组均下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药物浓度依赖性,以Res高浓度组效果最佳(P<0.01);(4)模型组细胞上清液中M1表型分泌的IL-1β、IL-6、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1);经不同浓度Res干预后,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含量较模型组均下调,表现出一定的药物浓度依赖性,以Res高浓度组效果最佳(P<0.01);(5)模型组细胞上清液中M1表型分泌的NO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1);经不同浓度Res干预后,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较模型组下调,表现出一定的药物浓度依赖性,以Res高浓度组效果最佳(P<0.01)。2.基于TLR4/NF-κB/HIF-1α通路探究Res对LPS+IFN-γ诱导RAW264.7源性巨噬细胞M1表型极化的机制(1)模型组TLR4、HIF-1αm 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显著上调(P<0.01),经不同浓度Res干预后,TLR4、HIF-1αm RNA表达量较模型组均下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呈药物浓度依赖性,以Res高浓度组效果最佳(P<0.01)。模型组TLR4、p-NF-κB p65、HIF-1α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上调(P<0.01),经不同浓度Res干预后,TLR4、p-NF-κB p65、HIF-1α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下调,以Res高浓度组效果最佳(P<0.01)。结合RT-q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Res可有效下调TLR4/NF-κB/HIF-1α通路上m RNA及蛋白的表达,以Res高浓度组效果最佳;(2)明确Res抑制RAW264.7源性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确与HIF-1α相关: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巨噬细胞表型标记物CD11c+表达;RT-q PCR检测M1表型分泌的促炎性因子(IL-1β、TNF-α、IL-6)m RNA表达;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M1表型分泌的IL-1β、TNF-α、IL-6的含量;NO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M1表型分泌的NO的含量,实验结果均表明Res可有效抑制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Co Cl2可促进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对比Res+Co Cl2组与Res干预组,Res抑制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的效果被Co Cl2抵消。提示Res抑制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确与HIF-1α相关。结论1.Res可抑制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且表现出一定的药物浓度依赖性,以Res高浓度组效果最为显著。2.Res可下调TLR4/NF-κB/HIF-1α通路上m RNA及蛋白的表达,利用HIF-1α激动剂干预后,药效受到明显抑制,提示Res抑制RAW264.7源性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与TLR4/NF-κB/HIF-1α通路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以“肝开窍于目”理论作指导,通过50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患者治疗前后CAS评分、眼部及全身症状等的变化,总结刘喜明教授从肝论治TAO的经验。方法:1.病例来源:2017年9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刘喜明主任门诊的TAO患者,根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收入50例。2.方法:分别在0、4、12、24周记录并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CAS评分、甲状腺功能等临床资料。3.统计:录入EX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65%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目前有关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和稻田土壤性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但有关于稻田土壤性状对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试验以扬稻6号、南粳9108、扬两优6号、常优5号和甬优2640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设置关键生育期干湿交替灌溉、穗肥施氮量和秸秆还田处理,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水稻产量、根系形态生理和土壤性状的影响,阐明土壤性状与水
本试验研究了三种复方保健剂在种鸡中应用效果。选取产蛋日龄相同、产蛋率相近的384只海蓝褐种用母鸡,将其分成四组,即试验1组(对照组)、试验2组、试验3组和试验4组;每组96只
哺乳动物卵巢中,99%的卵泡会在不同发育阶段闭锁。颗粒细胞(GC)凋亡是动物出生后卵泡闭锁的始动因素。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比较健康卵泡(HF)和闭锁卵泡(AF)内GC蛋白表达谱,对探明哺乳动物卵泡闭锁的发生机制,提高优秀母畜繁殖潜力、治疗某些不孕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串联质谱标签(TMT)技术比较了来自直径1~2mm的健康、闭锁的猪小有腔卵泡GC的蛋白表达谱,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了 GO
近年来,中国移动网络市场越来越大,这使得隐匿其中的有害应用也越来越多。提供违规功能的有害应用为了躲避审查,其应用的描述内容常为正常文本,仅从描述信息无法判断是否是有害应用,但通过查看有害应用评论信息中的某些暗语可以发现其中端倪,因此,需要对中国移动应用市场的应用文本进行仔细研究。但由于不能及时发现和了解移动应用暗语,极大地影响了网络安全员对应用的文本语料分析。研究发现,移动应用暗语主要是由目前已被
研究背景与目的: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是临床中常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的参考指标。目前研究显示,风湿性疾病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较一般人群显著增加。因此,为了明确风湿系统疾病患者是否合并有恶性肿瘤,临床中常进行血肿瘤标志物水平等实验室检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但是,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一些排除恶性肿瘤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ial Spondyloarthritis,ax-SpA)患者仍存
目的通过观察委中刺络拔罐结合常规药物治疗膝关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临床疗效,为该法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膝关节AGA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秋水仙碱片:首天首剂口服1mg,之后每小时口服0.5mg,服用至膝关节症状缓解或出现胃肠道反应(腹泻或呕吐等)或达到每日6mg最大量口服剂量时停药,在第2、3日每日口服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而应用递归分割分析法(Recursivepartitioning analysis,RPA)构建新的针对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的肿瘤分期系统,并基于此探讨新分期在此类患者预后评估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根治性胃切除术的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作为训练集(共
山湖水库灌区与河王坝水库灌区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的竹镇镇与原马集镇境内,江淮分水线南北向穿过两个灌区。其中山湖水库灌区位于长江流域,河王坝水库灌区则隶属于淮河流域。灌区内分布有低山、丘陵、岗地等地形较为复杂,易发生干旱灾害,当地农业带来了巨大威胁。在现状水平年(2016年)时,山湖水库在保证率P=75%和P=95%时分别缺水1165.0万m3、2164.4万m3,在远期水平年(2030年)时,山湖水库
在我国冬季,冰雪天气已经成为北方城市的常态,道路积雪结冰对交通运输和出行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撒布融雪剂的除雪方式展现了它巨大的优越性,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在融雪剂的优选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容易造成融雪剂的浪费和失效。此外,融雪剂使用过程中,在道路表面极易产生二次结冰现象,将对道路行车安全造成威胁。为此,本文将以融雪剂的融冰效率以及融雪剂溶液的二次结冰规律为主体进行研究,为融雪剂的优选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