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地区莜麦秸栽培双孢菇技术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fh8686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世界第一大宗食用菌。莜麦为我省坝上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但莜麦丰收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莜麦秸秆废料。利用莜麦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的研究,不仅可使莜麦秸秆变废为宝,同时又可为食用菌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因此,以莜麦秸秆为原料,进行双孢菇栽培试验研究,旨在提高莜麦产业附加值、解决秸秆焚烧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又为食用菌产业提供新型的优质原料。本试验通过对莜麦秸碳氮比等营养成分的测定,确定适宜的莜麦秸培养料配方,并与麦秸、稻草和玉米芯三种传统双孢菇培养料进行对比试验,对不同培养料栽培双孢菇的产量、子实体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筛选了适宜的母种、原种培养基配方和适宜莜麦秸栽培的双孢菇品种。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莜麦秸碳氮比为91.8,介于双孢菇常用栽培原料麦秸(96.9)和玉米芯(88.2)之间;粗纤维含量为45.20%,显著高于麦秸、稻草和玉米芯;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玉米芯和麦秸,低于稻草;粗灰分含量中等。综合各项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莜麦秸可作为双孢菇的栽培原料,具备替代双孢菇常用栽培原料的潜力。2.双孢菇栽培料配方发酵前适宜的碳氮比为33:1,根据莜麦秸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计算出莜麦秸栽培料的适宜配方为莜麦秸1500kg,干牛粪1125kg,尿素15kg,过磷酸钙50kg,石膏25kg,石灰25kg。3.从莜麦秸与常用双孢菇栽培原料对比试验来看,莜麦秸培养料发菌时间最短,为35d;菌丝长势最好,表现为菌丝洁白浓密,气生菌丝多;菇峰期时间居中;转潮较快,转潮期为4d。莜麦秸培养料平均单产为8.66kg/m2,与其他培养料的平均单产无显著差异;在子实体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方面与其他三种培养料配方基本接近。总体来看,莜麦秸培养料的菌丝发菌速度快,菌丝长势好,生长发育周期较短,产量及营养品质均较好,是坝上莜麦产区理想的双孢菇栽培新原料。4.通过对6种双孢菇母种培养基的筛选,确定适宜的母种培养基配方为发酵棉籽皮100g,牛粪50g,葡萄糖20g,琼脂20g,KH2PO43g,MgSO41.5g,VB120mg,蛋白胨5g,水1000mL。菌丝在该培养基配方上表现为菌丝长速最快,为2.90mm/d,且菌丝长势最好,表现为气生菌丝多且颜色洁白,菌落边缘整齐。5.通过对11个原种培养基的筛选,确定了A1和C1两个适宜的双孢菇原种培养基配方,分别为:A1麦粒84.15%、牛粪14.85%、石膏1%,另加KH2PO40.1%、 MgSO40.05%。C1谷粒16.83%、高粱粒67.32%、牛粪14.85%、石膏1%,另加KH2PO40.1%、MgSO40.05%。其中配方A1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5.37mm/d,菌丝长势较好;配方C1的菌丝长势最好,生长速度中等,为4.10mm/d。6.通过莜麦秸栽培双孢菇适宜品种筛选,四个双孢菇品种W192、W2000、闽4号和5113,W192为最适宜品种,表现为发菌阶段菌丝长势好、平均单产高(前三潮菇平均单产为7.50kg/m2)、子实体农艺性状表现好。
其他文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实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动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工程中,价格杠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从价格杠杆视
城镇化是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及其文明形式向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及其文明形式转变的过程,从其内涵上包括人口职业、产业的转换等。小城镇建设以其特有的优势
为了研究县域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选择开发较晚但代表性强的黄河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区域,结合该研究区域的特点,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强度、土
沉默权是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享有的一项重要的权利。沉默权起源于16世纪末的英国,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美国“米兰达事件”发生,形成了“米兰达规则”。这在全美国甚
近些年来,随着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技术发展十分迅猛。视频监控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安全保卫、交通控制等许多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设计研
目的应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阿夫唑嗪胃漂浮控释骨架片的处方。方法采用干法压制包衣技术制备盐酸阿夫唑嗪胃漂浮控释骨架片;以骨架片包衣层中药物含量、包衣
本文课题来源于作者所在企业体外诊断试剂新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践的需要。本文所述的项目范围包含了“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两个范畴。由于体外诊断试剂新产品从研发到上
皮革艺术,主要指以天然皮革为材质和载体,以手工技法为主要创作手段的一种技艺或艺术形式。近年来皮革艺术在中国日益呈现出强大的艺术创新力,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喜爱,但国内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其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产生一系列需求。自工业革命和思想启蒙运动以来,社会科学界对人这一主体的重新关注延伸到了对社会人的多元化需求之视
接骨板是股骨骨折治疗最常用的内固定器材,然而由于股骨特有的力学特性和强大的承载力,导致其术后接骨板断裂居于全身骨骼之首。要研究接骨板断裂的原因,最方便的途径就是从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