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时期德国女子教育发展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feil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工业化时期,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社会观念影响,女子教育问题在德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德国女子教育开始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本文从初等及中等教育、专门的高级女子学校、女子职业教育以及女子进入大学的历程等几个方面,探究工业化时期德国女子教育的发展状况,并分析这一时期德国女子教育得以发展的推动因素。  第一章回顾了前工业化时期德国女子教育的发展概况。中世纪教会垄断教育,教育的内容离不开宗教文本。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世俗教育逐渐发展,培养女性道德和操持家务能力的教育团体开始出现,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者提倡让女子接受基本的文化教育以阅读《圣经》。直到启蒙运动前期,德国女子教育尽管有所发展,但是教育的阶层分化及性别差异仍然十分明显。  第二章较为全面而细致地分析了工业化时期德国女子教育的发展状况。工业化时期德国实现了初等教育的全面普及,女子中学教育得到了缓慢的发展,而专门为女性设立的高级女子学校则成为一个新鲜事物发展相对较快,并在后期进行了适应性改革。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工作岗位,而为了职业发展的需要,各类女子职业教育发展起来。最后,高等教育对女性的开放相对较晚,经过旁听课程、对大学进行课程改革等一系列努力,大学之门才缓缓向女性开放。  第三章分析了工业化时期德国女子教育得到全方位发展的原因。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社会对女性的传统观念得到转变;女权主义者也极力呼吁为女性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工作机会;并且为适应工作的需要,女性自身也主动追求更好的教育。这一系列因素共同推动了女子教育的发展。  最后结语部分反思这一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全面提升的女子教育培养了一批满足工业化需要的女性劳动力,促进了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女性自身而言,女子教育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女性的家庭及社会地位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其自身价值的实现。  然而女子教育问题不仅涉及文化教育的研究课题,更关系到男女性别平等这一历史性遗留问题。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
其他文献
琉球王国(今日本冲绳县),位于中国东南太平洋上的岛国,是明清五百年间与中国往来最为频繁的藩属国之一。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遣使诏谕琉球,自此,中琉册封、朝贡贸易拉开序幕
20世纪80-90年代香港对加拿大的移民人数近40万,移民背景复杂,原因更加复杂,移民类别除家庭和亲属移民外,还有商业移民、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等等,本文对这一时期移居加拿大的香港
学位
成功的采访往往都与准备充分有关,准备得越充分,采访就会越顺手。很多优秀的记者部善于将时间多花在采访前的准备上,从而大大提高了采访时的效率,求得时半功倍的效果。第二
本文主要考察美国早期传教士的中国观和中国研究。文中将美国早期传教士的中国观和中国研究放在来华传教活动的大背景下,以早期传教士裨治文E.C.Bridgman的中国观和中国研究为考
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带来的是人口发展的断层,老龄社会带来的不仅仅是养老问题,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党的五中全会推出了一个对未来社会经济将带来长远影响的人口
本文以全球化思想为指导,从全球联系的观点出发,对上世纪六十年代菲律宾的有代表性的各种民族主义现象做了剖析探究。   首先阐释了资本在推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无可替代
在不断深入的新闻改革中,怎样搞好通联工作才能适应新时期新闻工作的需要?这是当前新闻战线应当认真研究、探索的新课题。令人遗憾的是,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15世纪地理大发现起,世界历史进入了全球化时期。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大大加快了殖民主义的进程,在资本的带动下,全球化过程不断深化。全球化推动了近代欧洲民族主义思潮的
本文依靠大量江西地区的家谱、方志和土改资料,详细地论述了近代江西族田的分布、来源、发展态势、经营管理和功能等问题,进而在揭示出族田、宗族与社会发展的关联后,分析其
我国南方多数低山丘陵由于历次砍伐林木,铲草皮和山地陡坡全垦,自然植被破坏严重,导致表土流失,不仅使山地现露底土,成为光山秃岭,而且泥水殃及山脚稻田。为了治理和开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