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工业化时期,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社会观念影响,女子教育问题在德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德国女子教育开始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本文从初等及中等教育、专门的高级女子学校、女子职业教育以及女子进入大学的历程等几个方面,探究工业化时期德国女子教育的发展状况,并分析这一时期德国女子教育得以发展的推动因素。 第一章回顾了前工业化时期德国女子教育的发展概况。中世纪教会垄断教育,教育的内容离不开宗教文本。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世俗教育逐渐发展,培养女性道德和操持家务能力的教育团体开始出现,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者提倡让女子接受基本的文化教育以阅读《圣经》。直到启蒙运动前期,德国女子教育尽管有所发展,但是教育的阶层分化及性别差异仍然十分明显。 第二章较为全面而细致地分析了工业化时期德国女子教育的发展状况。工业化时期德国实现了初等教育的全面普及,女子中学教育得到了缓慢的发展,而专门为女性设立的高级女子学校则成为一个新鲜事物发展相对较快,并在后期进行了适应性改革。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工作岗位,而为了职业发展的需要,各类女子职业教育发展起来。最后,高等教育对女性的开放相对较晚,经过旁听课程、对大学进行课程改革等一系列努力,大学之门才缓缓向女性开放。 第三章分析了工业化时期德国女子教育得到全方位发展的原因。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社会对女性的传统观念得到转变;女权主义者也极力呼吁为女性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工作机会;并且为适应工作的需要,女性自身也主动追求更好的教育。这一系列因素共同推动了女子教育的发展。 最后结语部分反思这一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全面提升的女子教育培养了一批满足工业化需要的女性劳动力,促进了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女性自身而言,女子教育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女性的家庭及社会地位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其自身价值的实现。 然而女子教育问题不仅涉及文化教育的研究课题,更关系到男女性别平等这一历史性遗留问题。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