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成本动因决策模型及应用研究——以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CIFA为例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d_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略成本管理是战略管理和成本管理的结合。在过去的数年中,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传统的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战略竞争的需要,因此开始寻找新的成本管理方法.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战略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和战略定位分析。战略定位分析确定了企业总的发展方向:价值链分析针对于企业在已形成的战略定位的目标后,所要面对的整个价值增值链条;成本动因分析在企业的价值增值链条中有哪些影响成本的因素。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打破了传统成本管理的框架,以战略为导向,以战略成本动因为单位来分析成本,是全新的成本分析模式。 文章就是以战略成本动因为研究对象,考虑在企业进行特定的项目或者行为时,哪些战略成本动因会发生变动,这种变动对企业的影响或者说贡献到底有多大,这就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为战略成本动因都是比较宏观的考核因素,要把这些宏观的因素用定量的方法来衡量,并将其归结到一个模型中,这是本文最大的难点和创新点。文章在第三章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战略成本动因决策模型,阐述了如何从战略成本动因的角度来衡量企业的特点项目和行为的可行性。 文章采用了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提出了战略成本动因决策模型之后,以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CIFA为例,将该模型应用于实践,并证实了战略成本动因决策模型的可操作性。但是文章还有很多不足,如在分析中考虑的战略成本动因可能不够全面,没有把人员的凝聚力也纳入战略成本动因模型中等问题。但是仍希望这种全新的思路可以给战略成本动因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武汉作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和中部特大城市,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雄厚的科技教育优势和优越的人力资源,在中部崛起和构建两
企业如何获得竞争优势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家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环境的复杂性和动荡性急剧增加,竞争的特征、内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公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
会计信息生产模式由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账务处理的程序和参与主体构成,不同的主体与程序形成不同的生产模式。我国目前的个体性会计信息生产模式是在企业高层的领导下由企业会
许多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陷入了困难境地,在外界条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摆脱困境、渡过难关、维持生存的关键是修炼内功,而对于属于服务行业的酒店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在此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中小企业正面临着全球性的竞争环境。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外部和内部问题,使其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中小企业缺乏核心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化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角色定位和竞争环境的变化,竞争出现的新特点,竞争节奏的加快,使化工企业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仅仅重视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