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态犯罪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cat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醉态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指由酒精、毒品和其他药物等依赖性物质和麻醉药品、兴奋剂和某些治疗疾病的药物等非依赖性物质的使用(吸食、饮用、服用或注射等)造成行为人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减弱或缺失,陷入限制责任能力和无责任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然而,由于行为人在醉态犯罪时处于限制责任能力或无责任能力状态,故醉态犯罪不同于普通情形的犯罪,在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追究问题上,存在诸多争议,特别是我国仅规定了醉酒犯罪的刑事责任,因此开展涵盖包括酒精、毒品和其他药物等具有致醉药理的物质致醉的醉态犯罪研究对完善我国相关立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论三大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醉态犯罪进行概述,从认识日常生活的醉态开始,根据英文的"Intoxication"的确切涵义,以及医学和精神病学的知识,界定醉态概念,通过对醉态行为人的精神状态进行定位,把醉态和相关名词醉酒、酩酊、原因自由行为、物质性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以及自愿醉态和非自愿醉态、宿醉、泥醉等分析比较,从而厘定出醉态犯罪概念,对醉态犯罪及其责任进行分类,特别区分了醉态犯罪和未至醉态犯罪。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考察世界各国有关醉态犯罪的立法现状:英美普通法国家将各种物质致醉界定为醉态并根据对醉态的态度追究自愿醉态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大陆法系及其他国家有的直接立法规定追究酒精和其他物质导致醉态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有的则在立法上明确其他物质致醉和醉酒同样处理;还有的尽管未规定,但按一般犯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相比之下,我国仅规定了醉酒主体犯罪的刑事责任的立法,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复杂的醉态犯罪问题。各国政府为什么都立法追究醉态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第三部分从理论上探究醉态犯罪主体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我国立法之所以仅对醉态犯罪中的醉酒的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理论上的通说是“三根据”学说,从完善醉态犯罪体系的角度出发,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内容片面,不系统;二是但就醉酒理论来说,与事实不符,存在缺陷。而大陆法系的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困窘于实行行为与责任同在;英美国家的区分自愿和非自愿醉态的做法不能达到法律应当具备的严谨。因此,第四部分就处理醉态犯罪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分析醉态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和陷入醉态的原因,认识醉态犯罪主体的心态,构建出醉态犯罪理论。第五部分对《刑法》第18条第4款及《刑法修正案(八)》中的醉驾入罪等问题进行完善,提出分两步走的修改完善建议和未修改前的变通实施意见。
其他文献
一、研究背景传统的价值评价模式,将企业进行的项目作为评价的对象,主要评价项目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并集中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而忽视了人力资本作为资产对企业的
随着社会和数学学科的发展,数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使数学教育与数学的现代化发展相适应.新课程改革以来,现代数学已经开始渗透到高中新课
冷轧薄板企业生产计划与调度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合理可行的生产计划可以人幅度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但是制定企业生产计划与调度方案的过程,受到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问题变得日益严峻,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城市交通问题的改善本质上依赖于城市土地利用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公共权力向民众提供公共服务,满足民众社会需求的社会政策措施,是稳定社会发展,获得合法性认同的重要方式。农民对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的可及性,是衡量我国
个人知识管理(PKM)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PKM是指个人能够利用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工具把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时代,能够及时和准确获取信息是当今社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搜索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当今搜索引擎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移
<正>患者男性,51岁。因右颈疼痛1个月、右侧头痛3周入院。在南京市鼓楼医院头颅CT提示"右颈枕交界处占位病变"。查体:T36.0℃,P 72次/min,HR 20次/min,BP 140/90 mmHg,神志清
交互式三维视频是多媒体技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文中针对交互式三维视频系统,从系统实现的角度就视频编码、虚拟视点绘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综述,并对目前已有的实
近些年来,投资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促进企业成长的同时,也带来不小的隐患。企业无节制的投资、盲目扩大投资领域等过度投资行为,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企业投资效率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