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也脱颖而出,成为各自行业的佼佼者。与此同时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开始投资金融领域,逐步实施产融结合战略。产融结合能够有效的分散企业风险,特别是金融业的高利润能够平滑实体产业的周期性风险。因此许多企业在发展壮大后,都趋向于尝试产融结合。而中国的生猪养殖业因为“猪周期”的存在,一直是个高风险行业,行业一直处于分散化、规模小的状态。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改善,对猪肉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些生猪养殖企业脱颖而出,甚至在股票交易所上市,而这些企业为抵御“猪周期”带来的风险,大多数选择实施产融结合战略。然而,产融结合对生猪养殖业效果到底怎么样呢?本文以雏鹰农牧为例,通过研究其产融结合后的成长能力情况,探究生猪养殖企业实施产融结合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怎么样实施产融结合战略。2018年底雏鹰农牧发生了债务危机,让这个曾经的养猪界明星企业星光暗淡,前途莫测,也让雏鹰农牧的产融结合战略再一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通过研究发现,雏鹰农牧实施产融结合战略后,虽然其生产规模在短期内快速扩张,融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对其企业转型升级也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其成长能力暴露出的问题也很突出,例如,创新能力不足、经营管理效率不佳、债务危机频发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标志着雏鹰农牧的产融结合并未取得理想效果。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为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企业管理模式、加强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等)。通过对雏鹰农牧案例的研究可以得出:良好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产融结合发挥作用的关键,适宜的产融结合模式是企业成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