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主要从支架因素、患者自身危险因素以及术后用药依从性等多方面、多角度地探讨支架置入术后一年内再狭窄的相关影响因素,以便于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支架内再狭窄提供依据,改善颅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自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神内一科行脑血管支架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210例,全部患者均经全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狭窄并成功接受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分别在术后一年内接受DSA、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或CT脑血管成像检查(CT cerebral angiography,CTA),按照患者术后的再狭窄程度进行分组,将支架置入术后狭窄程度≥30%的患者列入观察组,将支架置入后狭窄程度<30%的患者列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在术后的第1、3、6和12个月分别进行定期随访和不定期门诊复诊,搜集患者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血液学指标、支架因素和用药状况,评估影响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结果:1.支架置入术一年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为29.52%,观察组患者中伴有吸烟史比例、伴有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比例都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中支架类型为金属支架的比例、随访时高密度脂蛋白≤1.04mmol·L-1的比例、随访时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都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支架长度<15mm的比例、术后规范抗血小板治疗的比例都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经多因素分析发现,既往有吸烟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术后支架类型、随访时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支架长度和术后规范抗血小板治疗都属于影响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1.接受支架置入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血管狭窄患者中以大脑中动脉狭窄为主,其次为椎动脉狭窄,且多数患者属于症状性重度狭窄。2.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和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再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呈负相关,高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会增加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性,术后规范抗血小板治疗则会降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概率,临床在支架置入术后应积极控制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3.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或吸烟史在支架置入术后易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支架类型、支架长度会影响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