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朝(1644-1840年)湟水流域田赋制度的实施及其环境演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98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变化是自然因素叠加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人类活动是人类自出现以来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过去,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的分析仅仅局限于一般性的人类社会经济行为上,而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驱动力——制度或者政策因素的重点研究关注不够;若是将制度和政策因素引入西部环境变化的研究中,更有助于深化环境变化研究。因此,环境演变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即从制度、政策角度研究区域环境演变。湟水地区属于典型生态脆弱区,清前期该区的环境变化较为显著,影响该区环境变化的重要外在驱动力即为清代田赋制度在该区的颁布和实施
其他文献
吉泰盆地有适宜的环境和气候,人类的繁衍活动过程产生了大量文化遗迹,随着汉代白口城的发现及汉代墓葬的发现,对吉泰盆地内的庐陵郡地区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相关研究与认识将
1949年5月,中共接管南汇,随即开始基层建政,以南下干部、新吸纳的积极分子以及一部分的旧职人员为主体组成了一个层级细密的基层行政网络,本文以此为背景,从乡村干部的任用、
为了模拟卫星在轨全年的太阳辐照情况,检验、优化整星的杂散光抑制能力,分析了光学载荷的在轨成像条件,设计了一种基于7维扫描镜+2维折反镜+1维被测样件共计10维运动机构的扫
讼师在清代社会是一个特殊职业群体,他们经常被指责为专营诉讼、骗取老百姓钱财的地痞流氓。清政府也采取一系列措施严厉禁止讼师的活动。然而,讼师在清代却禁而不绝,并且积
学位
本文以中唐时期的政治教化及其造就的核心政治道德作为考察对象,试图从一个侧面揭示社会迁易与思想观念变革之间的互动关系。绪论部分首先提出了问题;同时,交代了本文的研究
学位
王光祈(1892-1936),五四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音乐学的奠基人之一。曾在北京创立五四时期重要的学术团体“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赴德留学,1922年转攻音乐学,从此穷尽一